耕作深度和秸秆还田互作对土壤团聚体组成和烟叶钾、氯含量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范艺宽

作者: 范艺宽;毛家伟;孙大为;张翔;杨立均;李亮;司贤宗;吴俊林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耕作深度;秸秆还田;烤烟;土壤团聚体;钾;氯

期刊名称: 河南农业科学

ISSN: 1004-3268

年卷期: 2018 年 01 期

页码: 32-3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探讨豫南烟区适宜的烤烟耕作模式,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耕作深度和秸秆还田互作对土壤团聚体组成和烟叶钾、氯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耕作深度的增加,粒级<0.25 mm的土壤团聚体含量降低,即粒级≥0.25 mm的团聚体含量明显增加,除耕作深度40 cm外,秸秆翻压处理均较不翻压秸秆处理显著降低粒级<0.25 mm的团聚体含量;烤烟产量随着耕作深度的增加而增加,而产值则表现为耕作深度30 cm>耕作深度20 cm>耕作深度40 cm;烟叶全钾含量随着烟株生育进程的推进呈逐渐下降的趋势,移栽后60 d,在秸秆翻压条件下,耕作深度30、40 cm处理较常规耕作(20 cm)处理显著提高烟叶全钾含量;与不翻压处理相比,除耕作深度20 cm外,秸秆翻压处理其他耕作深度各部位烤后烟叶钾含量均有一定增加,而氯离子含量则均有所降低。综合分析,在豫南烟区,生产中较适宜的耕作模式为耕作深度30 cm+秸秆翻压处理。

分类号: S572

  • 相关文献

[1]耕作深度对烤烟根系生长和烟叶钾、氯含量的影响. 毛家伟,张翔,徐敏,何雷,李亮,司贤宗,索炎炎,张继帅. 2020

[2]耕作模式对烤烟根系生长和烟叶钾、氯含量的影响. 毛家伟,马聪,唐培培,张翔,徐敏,何雷,李亮,司贤宗,索炎炎,吴俊林. 2019

[3]秸秆还田和耕作深度对稻田耕层土壤的影响. 胡心意,傅庆林,刘琛,丁能飞,林义成. 2018

[4]小麦-玉米周年秸秆还田对玉米害虫及天敌的影响. 李文静,吕亮,杨立军,夏贤格,许敏,万鹏. 2021

[5]耕作深度调控秸秆还田对农田土壤呼吸的影响. 陈曦,张彦军,邹俊亮,李天姿,于媛,李晶. 2024

[6]动物日粮阴阳离子平衡技术及研究现状. 胡明,卢德勋,牛文艺,程茂基. 2000

[7]近红外光谱分析法测定烟草化学成分. 乐俊明,陈鹰,丁映. 2005

[8]高氯灌溉水对盆栽烤烟氯吸收和分配的影响. 孙计平,吴照辉,李雪君,丁燕芳,孙焕,平文丽. 2017

[9]鄂西南烤烟叶片含氯状况及施氯效果. 邹焱,袁家富,章新军,陈明辉,王瑞,彭成林. 2000

[10]施氯对烤烟生长及氯在烟株体内分布的影响. 彭成林,袁家富,毕庆文,邹焱,赵书军,刘晔. 2003

[11]宜宾烟区土壤和烟叶含氯状况及氯化钾肥的适宜施用量研究. 蔡毅,向金友,程智敏,李林秋,陈叙生,杨懿德,唐明,黄胜,杨苹,杨洋,鄢敏. 2020

[12]烤烟吸收氯的主要来源及其在体内分布的研究. 张翔,范艺宽,黄元炯,李富欣,孙春河. 2006

[13]赤峰烤烟燃烧性研究初报. 汤朝起,窦玉青,潘红源,尹旭,张怡春. 2011

[14]不同秸秆还田模式对黑钙土团聚体特征的影响. 高洪军,彭畅,张秀芝,李强,贾立辉,朱平. 2019

[15]有机培肥与耕作方式对稻麦轮作土壤团聚体和有机碳组分的影响?. 张志毅,熊桂云,吴茂前,范先鹏,冯婷婷,巴瑞先,段申荣. 2020

[16]耕作和秸秆还田对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及其作物产量的影响. 王峻,薛永,潘剑君,郑宪清,秦秦,孙丽娟,宋科. 2018

[17]秸秆还田对棕壤呼吸强度及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分布的影响. 栗杰,刘慧,董静超,王觊琼,张大庚. 2019

[18]不同秸秆利用方式对黑土团聚体及其腐殖物质的影响. 林欣欣,刘思佳,关松,张晋京,任军,蔡红光,刘日月. 2023

[19]秸秆还田对植烟土壤有机质及团聚体特征的影响. 薄国栋,张继光,申国明,于会泳,高林,孙弋媛,王毅,周显升,张扬,刘明. 2014

[20]秸秆还田对玉米产量和土壤团聚体组成及有机碳分布的影响. 王秀娟,解占军,董环,赵颖,刘慧屿,娄春荣.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