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草汁蒸制高乌头后"减毒存效"部位化学成分UPLC-Q-TOF-MS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贾春艳

作者: 贾春艳;强宇靖;杨锡仓;苗小楼;李芸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高乌头;甘草汁;模拟炮制;高乌甲素;冉乌头碱;减毒存效;UPLC-Q-TOF-MS;转化机制

期刊名称: 中华中医药杂志

ISSN: 1673-1727

年卷期: 2023 年 38 卷 012 期

页码: 5971-598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分析高乌头炮制前后三氯甲烷部位化学成分并揭示炮制后化学成分的转化机制.方法:通过系统溶剂法制备高乌头炮制前后三氯甲烷部分,采用UPLC-Q-TOF-MS技术对比研究高乌头炮制前后三氯甲烷部位化学成分变化规律;采用模拟炮制技术,发现高乌甲素及冉乌头碱炮制前后发生质变与量变特征成分的转化机制,从而揭示甘草汁蒸制高乌头后"减毒存效"的炮制原理.结果:高乌头炮制后化学成分组成及比例发生明显变化,其中有7个成分消失,新增30个成分.从生品三氯甲烷部分中检测到30个化合物,共鉴定出9个;从制品三氯甲烷部分中检测到53个化合物,其中有30个为新增成分,共鉴定出13个.对比炮制前后化学成分,发现炮制后消失的成分为8-O-acetylexcelsine,推测此成分可能为毒性成分;炮制后新增成分有高乌宁乙、L49/50、L6、L19、邻氨基苯甲醛,可能为药效物质基础.结论:高乌头炮制后发生质变与量变特征成分的转化途径有多种,这些转化途径可能为甘草汁蒸制高乌头的解毒途径.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1]高乌头炮制前后镇痛作用比较及生物碱含量测定. 李芸,苗小楼,吴平安,李康,刘峰林. 2015

[2]高乌头不同溶剂萃取部分HPLC多波长指纹图谱与其急性毒性的谱-毒研究. 李芸,苗小楼,张立军,马冬妮,杨秀娟,戴海蓉,杨志军,樊秦,马骏. 2018

[3]高乌头总生物碱定量测定方法优化研究. 李芸,苗小楼,刘峰林,马贝红,李康. 2014

[4]高乌头的研究进展. 李芸,苗小楼,李剑勇,张立军,樊秦,史光伟. 2015

[5]'夏黑'葡萄花色苷定性检测及组成成分分析. 曹婷,刘艳艳,朱明,周步海,杨华,周帅,顾克余. 2019

[6]UPLC-Q-TOF-MS法分析僵蛹和僵蚕化学成分差异. 邢东旭,李庆荣,肖阳,赵超艺,杨琼. 2022

[7]UPLC-Q-TOF-MS分析灵芝孢子粉中三萜类化合物. 宋玮,钱群丽,姜虹,刘持典,宋卫国. 2019

[8]基于UPLC-Q-TOF-MS技术的益智种子和果皮成分分析. 王茂媛,王祝年,王清隆,羊青,张旻,晏小霞. 2022

[9]海人树叶的成分分析及抗氧化活性研究:基于UPLC-Q-TOF-MS技术. 羊青,王茂媛,王清隆,李英英,晏小霞,王祝年. 2022

[10]浅谈农业科研成果转化机制. 孙大为,王岩,张淼,邓春辉. 2010

[11]不同砷形态在水产品中的毒理及转化研究进展. 刘香丽,汪倩,宋超,范立民,孟顺龙,裘丽萍,陈家长. 2019

[12]农业科研院所技术转移探析与启示——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为例. 王晓萍,王印庚,马德林. 2014

[13]中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研究进展. 林青宁,毛世平. 2018

[14]发展甘薯产业的创新驱动路径. 王平,屈会娟,沈学善. 2019

[15]地方农业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以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滨海农业研究所为例. 杨雅华,丁冯洁,张薇,郑振宇,薛志忠. 2022

[16]微生物合成纳米硒的研究进展. 张晨婷,杭怡琼,薛惠琴,.陆扬,.裴彩霞,.卢永红. 2023

[17]农田土壤潜在有效磷的转化与利用研究进展. 刘路,沈浦,张继光,吴正锋,石程仁,王才斌.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