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和常规管理对茶园土壤固碳的影响-以林地为对照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郑玉婷
作者: 郑玉婷;黄鑫慧;李浩;王彪;李攀锋;崔吉晓;隋鹏;高旺盛;陈源泉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茶园;有机管理;土壤有机碳;土壤碳库管理指数;自然林地
期刊名称: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ISSN:
年卷期: 2024 年 001 期
页码: 53-6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探究有机和常规管理方式对茶园土壤有机碳的影响,选择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常规管理茶园、有机管理茶园和附近自然林地3种典型土地利用类型,通过测定0~20 cm和20~40 cm土层的土壤有机碳(SOC)、易氧化有机碳(EOC)、非活性有机碳(NLOC)、颗粒态有机碳(POC)和矿物结合态有机碳(MOC)含量,计算土壤各组分有机碳的分配比例以及土壤碳库管理指数(CPMI),研究3种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有机碳各组分含量和质量的变化特征。结果显示:1)常规管理茶园的SOC含量和储量分别比自然林地低48.67%~51.94%和27.25%~35.71%(P<0.05),而有机管理茶园的SOC含量和储量比常规管理茶园分别高52.09%~62.86%、15.54%~20.26%(P<0.05)。2)常规管理茶园的EOC、NLOC、POC和MOC含量均低于自然林地(P<0.05),而有机管理茶园的EOC、NLOC、POC和MOC含量比常规管理茶园分别高出46.39%~57.89%、54.24%~66.15%、80.87%~121.01%和40.07%~46.28%(P<0.05)。3)与自然林地相比,常规管理茶园的POC/SOC、NLOC/SOC较低,有机管理茶园的POC/SOC、NLOC/SOC则高于常规管理茶园。4)常规管理茶园具有较高的CPAI和较低的CPMI,常规管理茶园的CPMI比自然林地低24.53%~46.12%,有机管理茶园的CPMI比常规管理茶园高67.88%~100.33%,其差异均显著(P<0.05)。以上研究结果表明,与自然林地相比,常规管理的茶园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土壤碳库质量下降,存在一定程度的土地退化,而有机管理是提高茶园土壤碳库质量的有效措施。
分类号: S571.1%S153.621
- 相关文献
[1]有机种植方式对茶园土壤酸碱度的影响. 沈星荣,汪秋红,胡强,王东辉,傅尚文,韩文炎,李鑫. 2024
[2]长期稻虾共作模式提高稻田土壤生物肥力的机理. 佀国涵,袁家富,彭成林,赵书军,徐大兵,喻永冰,谢媛圆,周剑雄. 2020
[3]有机物料还田对双季稻田土壤有机碳及其活性组分的影响. 魏夏新,熊俊芬,李涛,文炯,曾希柏,余德海. 2020
[4]不同施氮量对茶园土壤有机碳矿化特征的影响. 陈玉真,王峰,尤志明,吴志丹,江福英,张文锦. 2014
[5]不同垦殖方式下茶园土壤有机碳的流失特征研究. 王义祥,罗旭辉,叶菁,应朝阳,翁伯琦. 2016
[6]豆科绿肥对茶园土壤有机碳矿化的模拟研究. 叶菁,王义祥,王峰,黄毅斌,翁伯琦. 2016
[7]鄂尔多斯地区两种不同林地苔藓植物的分布特性研究. 姚一萍,徐杰,高天云,崔艳,刘建平,骆洪. 2010
[8]土壤有机碳组分和微生物群落对有机管理的响应. 韩兴秀,李勤奋,王进闯. 2022
[9]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磷有效性和溶磷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王敦刚,张俏燕,曹文超,周广帆,王进闯. 2021
[10]冬季覆盖作物残茬还田对双季稻田土壤有机碳和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 唐海明,聂泽民,郭立君,刘征鹏,汤文光,汪柯,杨光立. 2013
[11]灌淤土农田土壤有机碳及碳库管理指数对施肥措施的响应. 赵营,郭鑫年,罗健航,陈晓群,马芸. 2016
[12]不同冬季覆盖作物对双季稻田土壤有机碳的影响. 程凯凯,肖小平,汤文光,汪柯,李超,张帆,孙玉桃. 2017
[13]秸秆还田方式对旱地草甸土活性有机碳组分的影响. 李玉梅,王根林,孟祥海,胡颖慧,王伟,李建英,张冬梅. 2021
[14]施肥对黑土活性有机碳和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 王晶,朱平,张男,解宏图,张旭东. 2003
[15]美国有关耕作措施对土壤有机碳影响的研究. 邹桂霞. 2002
[16]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有机碳、微生物量及酶活性的影响. 陈娟,马忠明,刘莉莉,吕晓东. 2016
[17]短期放牧对青藏高原东北边缘高寒草甸土壤及微生物碳氮含量的影响. 李世卿,王先之,郭正刚,周杰,薛冉,沈禹颖. 2013
[18]不同轮作序列对旱地胡麻土壤有机碳稳定性的影响. 刘栋,崔政军,高玉红,剡斌,张中凯,吴兵,谢亚萍,牛俊义. 2018
[19]水稻秸秆还田下氮肥对土壤有机碳及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 曾宪楠,王麒,孙羽,宋秋来,冯延江,袁媛. 2016
[20]长期施用化肥和有机肥对土壤有机碳和容重的影响. 马俊永,曹彩云,郑春莲,李科江,任图生.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尖顶宽度对Venlo型温室微气候的影响
作者:高振军;郗笑;李浩;李苇;丁小明;张晨骏
关键词:Venlo型温室;尖顶宽度;自然通风;数值计算
-
植物纤维拆解及自成型技术研究进展
作者:李浩;傅彬;黄红英;李欣欣;孙恩惠;雍宬;陈玲;吴述平;曲萍
关键词:植物纤维;纤维拆解;纤维尺度;加工成型
-
日本血吸虫胞外囊泡的提取、鉴定及对人肝星状细胞影响的初探
作者:钟昊然;朱丹霖;董博文;陆珂;李浩;傅志强;刘金明;金亚美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胞外囊泡;MICRORNA;人肝星状细胞
-
家禽设施养殖环境中AGV导航方式研究进展
作者:李浩;孙凯;尚庆辉;李丽湲;张岩;殷若新
关键词:设施养殖;AGV;智能化;导航定位
-
基于压裂力筛选油菜抗裂角优异种质资源
作者:刘念;李浩;陈天花;侯信哲;李睿;王玲;徐宏;蔡庆澳;邓秀;朱宗河;闫贵欣;蔡光勤;伍晓明;张付贵;周可金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压裂力;抗裂角指数;种质资源筛选
-
芥菜型油菜种子中神经酸、芥酸和油酸含量的遗传分析
作者:范一铭;吴金锋;李洪戈;李浩;陈碧云;闫贵欣;蔡光勤;伍晓明
关键词:芥菜型油菜;神经酸;芥酸;油酸;主基因+多基因;遗传模型
-
知识图谱技术及其在家禽产业中的应用
作者:孙凯;李浩;殷若新
关键词:知识图谱;实体关系;家禽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