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gf2转座系统在转RFP基因斑马鱼上的应用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吴芳

作者: 吴芳;叶星;邹曙明;张莉莉;孙成飞;田园园;白俊杰

作者机构: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上海海洋大学

关键词: Tgf2转座子;斑马鱼;转基因;红色荧光蛋白;整合率

期刊名称: 中国水产科学

ISSN: 1005-8737

年卷期: 2014 年 11 卷 04 期

页码: 647-65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提高目的基因的转植效率与可遗传效率是转基因鱼研制的关键点之一。本研究利用近年开发的金鱼转座子系统进行转基因斑马鱼的研制,探讨其在转基因鱼上应用的可行性。通过PCR方法,改造Tgf2转座子供体质粒pTgf2-EF1α-eGFP,将肌球蛋白轻链2启动子(mylz2)与红色荧光蛋白基因(RFP)定向插入其中,构建可在肌肉组织特异性表达红色荧光蛋白的Tgf2转座子供体质粒pTgf2-Mylz2-RFP。通过显微注射,将Tgf2转座子供体质粒与Tgf2转座酶mRNA共注射于斑马鱼(Danio ririo)受精卵中,共注射受精卵972粒,出膜后存活的仔鱼803尾,其中携带外源基因的仔鱼为615尾,阳性率为76.6%。转红色荧光蛋白基因斑马鱼首代F0培育至性成熟,将其中的10尾F0斑马鱼分别与野生型斑马鱼进行配对繁殖,其中1个组合产生了体表呈现均匀红色荧光的F1个体,因此RFP在F0的整合率为10%。将红色荧光F1个体培育至性成熟并与野生型鱼配对繁殖,F2的阳性个体占69%。本研究结果说明,由Tgf2转座子介导的转基因技术,可有效提高目的基因的转植效率与整合效率,在转基因鱼构建以及相关研究中具有开发应用前景。

分类号: S917.4

  • 相关文献

[1]鮰爱德华氏菌的红色荧光蛋白标记及其应用. 刘春,陈晓虹,姜兰,曹际振,李凯彬,王英英,常藕琴,王芳,石存斌,林明辉,王庆. 2019

[2]一种可视化快速筛选转基因玉米的方法研究. 柳青,刘洋,胡阳,叶欣男,刘洁,刘相国,郝东云,郭嘉,尹悦佳. 2021

[3]唐鱼β-肌动蛋白基因启动子的分离及其驱动活性的检测. 王海英,叶星,白俊杰,夏仕玲,劳海华,简清,王琳. 2008

[4]罗非鱼β-肌动蛋白基因启动子的分离及其启动子活性的初步检测. 郁二蒙,叶星,王海英,白俊杰,夏仕玲,劳海华,卢迈新. 2008

[5]斑马鱼Mylz2启动子的克隆与转绿色荧光蛋白基因鱼的构建. 简清,白俊杰,叶星,夏仕玲,梁旭方,罗建仁. 2004

[6]巨核酸酶I-SceI转基因元件的构建及其在斑马鱼中转基因效率的评估. 孙成飞,董浚键,田园园,余嘉欣,叶星. 2015

[7]受精卵不同发育时期导入外源基因时整合效率影响的研究. 梁利群,孙孝文,沈俊宝,阎学春,王鹏. 1993

[8]电脉冲法生产转基因鱼. 杨隽,李云龙,孙孝文. 1997

[9]Tgf2转座子介导鲤Fst1基因元件在鲤中的转基因效率研究. 闫学春,钟莎莎,徐鹏,邹曙明,孙效文. 2014

[10]Tgf2转座子介导的草鱼、团头鲂和鲫插入诱变研究. 孙成飞,邹曙明,陈杰,蒋霞云. 2018

[11]Tgf2转座子多克隆位点的克隆与表达. 陶然,常玉梅,梁利群,唐然,窦新杰,王楠,李明云. 2014

[12]可删除非目的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王贺伟,王立民,周平,张银国. 2013

[13]转红色荧光蛋白基因唐鱼肌肉中抗生素标记基因(NPTⅡ)检测和表达量分析. 樊佳佳,白俊杰,简清,于凌云. 2012

[14]转红色荧光蛋白基因唐鱼的繁育和养殖技术. 樊佳佳,白俊杰,姜鹏,简清,夏仕玲,叶星. 2011

[15]不同荧光蛋白基因标记利迪链霉菌. 刘慧,吴慧玲,刘伟成,李锦锦,陈宝桦. 2014

[16]利用种子红色荧光标记鉴定转基因番茄后代. 章力,魏凯,李珊珊,宁宇,路菲菲,王孝宣,国艳梅,刘磊,李鑫,杜永臣,李君明,黄泽军. 2024

[17]利用GFP/RFP双荧光指示载体鉴定特异性启动子功能. 尹涛,秦巧平,张上隆,刘敬梅,陈大明. 2008

[18]红色荧光蛋白基因在转基因唐鱼中遗传和表达的稳定性分析. 姜鹏,白俊杰,简清. 2012

[19]利用RFP标记进行水稻籼粳杂种偏分离的遗传分析. 刘中来,李军,瞿绍洪. 2012

[20]外源性红色荧光蛋白基因(RFP)在转基因唐鱼中的整合分析. 姜鹏,陈敏,白俊杰,李胜杰,叶星,简清.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