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树新品种设施栽培关键技术的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牛自勉
作者: 牛自勉;李志强;孙俊宝;扬复康;王建新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杏树;设施栽培;花期温度;PAR
期刊名称: 中国农学通报
ISSN: 1000-6850
年卷期: 2008 年 24 卷 02 期
页码: 276-28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龙田黄杏为半矮化杏树新品种,是设施栽培的理想品种。为了确定该新品种设施栽培适宜的环境条件,并探讨其相关的持续性高产栽培与管理技术,以4~5年龙田黄杏结果树为试材,进行了日光节能温室条件下花果发育的适宜温度、湿度指标以及连续结果修剪技术的试验研究。三年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山西省中部气候条件下,龙田黄杏在萌芽期、开花期、幼果期、果实膨大期和果实着色期,相对应的适宜温度分别为18.3,21.2,22.5,25.1℃和27.5℃,期间相对应的适宜环境湿度为80.4~51.7。研究结果还表明,采用中庸枝连续缓放修剪技术处理后,温室杏树叶幕中光合有效辐射(PAR)增加,第二年成花率与坐果率提高,树体萌蘖枝条减少,加之有效枝留果技术的配合使用,实现了龙田黄杏的连续结果。因此,在上述建议的适宜温、湿度环境条件下,采用枝条缓放修剪与轻短截修剪处理,改善棚内光照,能够实现龙田黄杏连续结果与丰产。
分类号: S662.2
- 相关文献
[1]杏树冠层内光合有效辐射(PAR)分布规律及结构优化初探. 晁海,张大海,徐麟,廖康,唐章虎,谢彩梅. 2008
[2]夏玉米冠层光合有效辐射垂直分布模型. 刘镕源,黄文江,任华忠,杨贵军,谢东辉,王纪华. 2011
[3]苹果不同栽培方式叶幕及地面PAR变化规律研究. 牛自勉,赵红钰,张显川,张文和,李雪红,李兆春. 2000
[4]羊草草甸草原FPAR时间变化规律分析. 李刚,王道龙,范闻捷,辛晓平,周磊. 2009
[5]现代温室光环境特征的研究. 裴孝伯,李世诚,蔡润,陈春宏. 2005
[6]10%多·福悬浮剂防治杏流胶病试验. 张广仁,李广旭,杨华,吴亚杰. 2008
[7]浅谈杏树合理施肥. 赵丰. 1999
[8]串枝红杏树体营养积累及分布研究. 陈宝江,刘威生,王宝申,高树清,徐静,侯瑞华. 2004
[9]10%多·福悬浮剂防治杏流胶病试验. 张广仁,李广旭,杨华,吴亚杰. 2008
[10]建设我国“杏树产业带”的意义及战略构想. 高连祥,张加延. 2009
[11]杏树叶片和果实水分关系的分析. 汪光义,罗新书. 1991
[12]杏树落花落果的原因及综合预防措施. 孙洪保,杨文平. 2010
[13]杏树水分、淀粉、糖的年周期变化. 于希志,金锡凤. 1997
[14]干旱胁迫对金太阳杏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的影响. 周兰英,胡学华,邓家林,刘永红,肖千文. 2005
[15]土壤干旱胁迫对杏树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 周兰英,胡学华,邓家林,刘永红. 2005
[16]山西晋中地区杏树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 杨晓华,杨复康,宋永宏,李静江,杨燕君,高秀娟,戴桂林,焦晋华. 2018
[17]杏树抗旱性研究. 蒲光兰,袁大刚,胡学华,周兰英,邓家林,刘永红. 2005
[18]莎车县庭院经济杏树栽培所遇问题及解决方法. 热西旦·阿木提,艾日肯·卡马力. 2020
[19]幼年杏树间套作紫花苜蓿高效栽培技术. 陈燕妮,郑敏娜. 2020
[20]危害杏树、蒙古栎的新害虫——圆尾弧胫天牛(鞘翅目:天牛科). 唐也,赵小宇,王英杰,刘时赛,唐冠忠.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基于纳米抗体的可再生免疫亲和柱结合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玉米中的黄曲霉毒素B1
作者:李志强;黄雅涓;张文;张奇;李培武;唐晓倩
关键词:黄曲霉毒素B1;纳米抗体;可再生免疫亲和柱;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玉米
-
基于昆虫行为学的灰飞虱防治策略研究
作者:邵凌云;于凤泉;李志强
关键词:昆虫行为学;灰飞虱;防治策略
-
北方稻渔综合种养新模式效益分析初报
作者:马亮;李志强;韩雷;董立强;杨铁鑫;赵旭;吴朝晖;马晓慧;孙富余
关键词:稻渔综合种养;产投比;综合效益
-
辽宁省稻水象甲若干生物学特性变异观察及其机制探讨
作者:于凤泉;邵凌云;李志强;赵旭;田春晖
关键词:稻水象甲;生物学特性变异;种群衰退
-
水稻及茭白二化螟不同龄期幼虫耐寒性比较
作者:杨眉;孙富余;邵凌云;李志强;刘欣宇;于凤泉
关键词:水稻;茭白;二化螟;幼虫;耐寒性
-
基于仿真模型探讨病毒传播的流体力学实验
作者:李霞;李志强;史振东;焦晓燕;李华;王慧贤;冯占林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飞沫传播;气固耦合;COMSOL仿真
-
稻蟹生态种养模式水稻栽植方式筛选研究
作者:马亮;董立强;杨铁鑫;潘争艳;李志强;孙富余
关键词:稻蟹生态种养模式;水稻;栽植模式;产量;品质;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