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苗和氮肥运筹对不同小麦品种产量和品质的调节效应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赵广才

作者: 赵广才;常旭虹;杨玉双;李振华;丰明;马少康;杨桂霞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基本苗;氮肥运筹;冬小麦;产量;蛋白质组分

期刊名称: 华北农学报

ISSN: 1000-7091

年卷期: 2010 年 25 卷 05 期

页码: 182-18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研究不同基本苗和氮肥运筹对小麦植株性状、产量和蛋白质组分的影响。采用多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在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试验基地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在基本苗225×104~375×104/hm2范围内,穗粒数和千粒重随基本苗增加而减少,产量随基本苗增加而提高,处理间差异显著;谷蛋白和总蛋白含量随基本苗增加而降低,清蛋白含量的变化与此相反,处理间差异显著。在底施氮素均为135kg/hm2的条件下和追氮量45~135kg/hm2范围内,籽粒产量和粗蛋白含量均随追氮量增加而提高。A(品种)×C(追氮量)的籽粒产量和粗蛋白含量的互作显著,B(基本苗)×C(追氮量)的籽粒产量和粗蛋白含量互作显著。可溶性蛋白(清蛋白+球蛋白)占总蛋白含量的37.03%,与总蛋白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r=0.821**),贮藏蛋白(醇溶蛋白+谷蛋白)占总蛋白含量的55.94%,与总蛋白含量亦呈极显著正相关(r=0.892**)。清蛋白、球蛋白、醇溶蛋白和谷蛋白占总蛋白比率分别为23.87%,13.17%,25.83%,30.11%,剩余蛋白占7.03%。

分类号: S512.1

  • 相关文献

[1]基本苗数和底追肥比例对冬小麦籽粒产量和蛋白质组分的影响. 赵广才,常旭虹,杨玉双,李姗姗,李乃新,张铁恒. 2008

[2]施氮量和比例对冬小麦产量和蛋白质组分的影响. 赵广才,常旭虹,杨玉双,李姗姗,丰明,丁玉萍,王秀红,张铁恒. 2009

[3]群体和氮肥运筹对冬小麦产量和蛋白质组分的影响. 赵广才,常旭虹,杨玉双,李振华,刘月洁,王秀红. 2009

[4]氮肥运筹对宁冬11号地上部干物质积累运转及产量的影响. 张维军,袁汉民,陈东升,王小亮,亢玲,何进尚,赵桂珍,惠建,陈荣. 2012

[5]氮肥运筹对滴灌冬小麦叶片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张永强,齐晓晓,张璐,董慧云,陈传信,赛力汗·赛,薛丽华,陈兴武,雷钧杰. 2020

[6]氮肥运筹对晚播冬小麦产量、品质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张耀兰,曹承富,李华伟,乔玉强,赵竹,杜世州. 2013

[7]追氮比例对滴灌冬小麦籽粒蛋白质及其组分含量的影响. 张永强,陈兴武,赛力汗·赛,薛丽华,梁玉超,雷钧杰. 2017

[8]晋南平川水地冬小麦精播高产技术研究. 张定一,王随保,徐兆飞. 1990

[9]肥水调控对冬小麦产量及籽粒蛋白质组分的影响. 赵广才,石书兵,常旭虹,王德梅,陶志强,杨玉双,王美,郭明明,亓振,王雨. 2017

[10]密肥控对通优粳1号产量影响及高产技术优化(英文). 周根友,夏华,陈启康. 2017

[11]黑宝石1号小麦高产栽培密肥技术优化研究(英文). 周根友,夏华,陈启康. 2017

[12]不同密肥条件下通粳981产量构成因子分析. 周根友,杨红燕,夏华,陈启康. 2017

[13]密肥控对通优粳1号产量影响及高产技术优化. 周根友,夏华,陈启康. 2017

[14]不同密肥条件下通粳981产量构成因子分析(英文). 周根友,杨红燕,夏华,陈启康. 2017

[15]黑宝石1号小麦高产栽培密肥技术优化. 周根友,夏华,陈启康. 2017

[16]群体调控对济南17号小麦产量性状的影响. 徐恒永,赵振东,刘建军,张存良,刘爱锋,张怀友,毕德锋,杭新杰. 2001

[17]杂交水稻稀播条件下机插取秧量研究. 许有尊,吴文革,汪新国,周永进,陈刚,胡琪峰,余友玲. 2014

[18]播种量与氮肥运筹方式对直播早稻生物学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程建平,张旅峰,吴建平,柯传勇,金卫兵,范绍斌,罗又红,程磊. 2010

[19]不同基本苗对超级稻南粳45、南粳49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 仲维功,杨杰,范方军,朱金燕,李文奇,王芳权. 2015

[20]不同基本苗对‘南粳51’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 王军,仲维功,杨杰,范方军,朱金燕,李文奇,王芳权.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