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组-转录组联合分析肠道菌群对SPF鸡的调节作用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尹海畅

作者: 尹海畅;万德财;王含琼;姚婉岐;李忠秋;刘娣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肠道菌群;微生物组;转录组;体重;免疫

期刊名称: 黑龙江畜牧兽医

ISSN: 1004-7034

年卷期: 2023 年 15 期

页码: 57-63+134-13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为了探究肠道菌群对SPF鸡的作用,试验采用广谱抗生素(ABX)鸡尾酒法构建肠道菌群削减SPF鸡模型(ABX鸡),并以SPF鸡为对照,应用微生物组测序技术分析鸡肠道菌群变化情况,转录组测序技术分析鸡回肠和气管差异基因表达情况,同时评估肠道菌群对鸡体重和Ⅰ型干扰素(IFN-Ⅰ)表达的影响,并通过计算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肠道微生物组变化与SPF鸡转录组变化之间的功能相关性。结果表明:与SPF鸡相比,ABX鸡肠道菌群的物种多样性和丰度明显降低;从ABX鸡肠组织共获得156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79个基因上调表达,77个基因下调表达;从气管组织共获得779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176个基因上调表达,603个基因下调表达。气管组织共比对到3 152个GO功能条目,回肠组织共对比到1 202个GO功能条目。气管组织转录组显著富集的KEGG信号通路分别为补体和凝血级联、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类风湿关节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回肠组织转录组显著富集的KEGG信号通路分别为Ⅰ型糖尿病、类固醇生物合成、移植物抗宿主病、同种异体排斥等。从广谱抗生素处理的第11天开始,ABX鸡和SPF鸡的体重差异显著(P<0.05)。与SPF鸡相比,ABX鸡脾脏组织中干扰素-α(IFN-α)、干扰素-β(IFN-β)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与免疫相关的基因MHCI-Y、MHC-F10、DOCK3、MB和DNAJC22在ABX鸡中明显减少,与克雷伯氏杆菌属呈负相关,与乳杆菌属呈正相关。说明肠道菌群对SPF鸡差异表达基因、体重和IFN-Ⅰ表达均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分类号: S831

  • 相关文献

[1]抗生素耐药与肠道菌群的研究进展. 张义楠,袁文焕,兰力伟,刘红星,白忠良,杨福,王素英,范寰. 2021

[2]酵母水解物对日本沼虾幼虾生长、抗氧化、免疫和肠道菌群的影响. 熊云凤,吴佳文,周东生,郑金仙,邱恬,李秋琳,孔有琴,邵仙萍,叶金云,丁志丽. 2021

[3]饲料中添加复合芽孢杆菌对石斑鱼生长、免疫及肠道菌群的影响. 蔡红丹,莫坤联,胡永华,孙冬梅. 2021

[4]低聚木糖在水产动物中的营养生理作用研究进展. 陈晓瑛,黄燕华,王国霞,莫文艳,付晶晶,吴春玉,曹俊明. 2013

[5]嗜酸乳酸菌对吉富罗非鱼生长、非特异性免疫酶活性和肠道菌群的影响. 刘小玲,曹俊明,邝哲师,王国霞,吴春玉,付晶晶,莫文艳,黄燕华. 2013

[6]枸杞粉及其多糖对环磷酰胺致免疫低下小鼠免疫及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 罗青,禄璐,闫亚美,米佳,李晓莺,曹有龙,曾晓雄. 2022

[7]中草药添加剂对西门塔尔肉牛血清免疫、细胞因子、抗氧化指标及直肠菌群的影响. 马琳,常忠娟,刘兴医,陈小丽,袁伟涛,魏倩倩,赵蒙. 2024

[8]大黄蒽醌提取物对饲养建鲤生长的影响. 刘波,葛鹏彪,周群兰,苏永腾,何义进,殷国俊,谢骏,徐跑. 2007

[9]黄连素与聚β-羟基丁酸酯对大口黑鲈生长、免疫和肠道菌群的影响. 刘雅荣,夏耘,魏东,张凯,谢骏,王广军,龚望宝,郁二蒙,孙金辉. 2024

[10]鱼类肠道菌群与免疫力的相关性研究. 罗亮,赵志刚,都雪,徐奇友. 2018

[11]酶解鸡血球蛋白粉替代鱼粉对卵形鲳鲹(Trachinotus ovatus)幼鱼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免疫力及肠道菌群的影响. 岳茹,黄小林,谭小红,周增太,虞为,宗志伦,黄忠,周传朋,荀鹏伟,黄健彬,林黑着. 2023

[12]裂褶菌多糖对凡纳滨对虾生长、免疫和肠道菌群的影响. 蒋魁,胡晓娟,徐创文,洪敏娜,刘曦瑶,麦晓勇,陈海谊,杨铿. 2023

[13]发酵软颗粒饲料对凡纳滨对虾生长性能、血清指标、肝胰腺和肠道形态以及肠道菌群的影响. 韩瑞玲,王珊珊,宋俊英,王丹玉,汪攀,易敢峰,周志刚. 2023

[14]抗菌肽对异育银鲫生长、免疫与抗氧化相关因子及肠道菌群的影响. 何义进,陈嘉殷,刘波,周群兰,周传朋. 2011

[15]饲喂不同乳酸杆菌对罗非鱼肠道粘附菌群、非特异性免疫力及抗病力的比较研究. 刘文舒,任鹏飞,何夙旭,徐俐,杨雅麟,顾泽茂,周志刚. 2013

[16]丁酸梭菌对花鲈幼鱼生长性能、免疫消化及肠道菌群的影响. 徐创文,蒋魁,虞为,林黑着,王鹏飞,赵超,刘曦瑶,杨铿. 2024

[17]植物活性多糖的生理功效及其在反刍动物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李海源,李俊,何利梅,崔博,柏雪. 2021

[18]微生物组学研究的"淘金时代". 胡永飞. 2019

[19]体外发酵制备生长猪结肠微生物组培养基的优化. 白宇,颜桥,李天天,周行健,何贝贝,陶诗煜,张帅,王军军. 2019

[20]秸秆腐熟剂对稻麦轮作区土壤微生态的影响. 胡洪涛,曹春霞,闵勇,张舒,夏贤格,汪本福,张佑宏.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