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技术在玉米育种中应用的现状和展望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曹士亮
作者: 曹士亮;王成波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玉米育种;生物技术;细胞工程;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基因工程
期刊名称: 黑龙江农业科学
ISSN: 1002-2767
年卷期: 2008 年 03 期
页码: 14-17
摘要: 生物技术和常规育种技术的结合,加速了玉米育种技术的进步,使育种水平得到了提高。介绍了以单倍体育种为代表的玉米细胞工程、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及基因工程等方面的进展,综述了近年来玉米采用生物技术育种取得的一些新的进展,总结了这些领域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生物技术在玉米育种中的应用提出了展望。
分类号: S513
- 相关文献
[1]生物技术在玉米育种中应用研究的初探. 张小娟,郭凤琴,郭庆瑞,殷建军,王力. 2018
[2]生物工程中的仪器设备. 尤崇杓,蒋士强. 1989
[3]生物技术在玉米育种中的应用. 卢峰,吕香玲. 2006
[4]21世纪将是生物技术的世纪. 叶月皎,郭建钦. 2000
[5]生物技术在茶学研究中的应用现状与展望. 王小萍,齐桂年,尹旭敏,刘巧林. 2007
[6]生物技术在水稻育种中的应用. 赵成章,闵绍楷. 1998
[7]水产生物技术的现状与展望. 丁学东. 1992
[8]玉米生物技术育种研究进展. 钱华. 2000
[9]现代生物技术在蔬菜品种改良中的应用(上). 余文贵. 1996
[10]细胞工程和基因工程在药用石斛研究上的应用. 王泽清. 2008
[11]现代生物技术在甘薯育种中的应用. 杨汉,柴沙沙,苏文瑾,雷剑,王连军,宋峥,刘意,杨新笋. 2016
[12]大白菜生物育种研究进展. 张斌,苏同兵,李佩荣,辛晓云,于拴仓. 2025
[13]生物技术在玉米育种中的应用. 郭贵青,邢荣平,焦建伟,武海丽,王文英,徐嘉,张晶晶. 2019
[14]生物技术在玉米育种中的应用. 刘洁. 2005
[15]基因工程在玉米育种上的应用. 王金君,崔丽华. 1999
[16]香蕉分子育种研究进展. 张静,孙秀秀,徐碧玉,金志强,刘菊华. 2018
[17]生物技术在油脂工业中的应用. 彭元怀,庄国雄,石勇,高树成. 2008
[18]农业微生物基因工程研究与展望. 黄大昉. 2003
[19]转基因技术在玉米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张英,穆楠,朴红梅. 2009
[20]生物技术在玉米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姚文华,陈洪梅,谭静,徐春霞,问番兴明. 200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基于SNP芯片对96份糯玉米自交系遗传多样性分析
作者:李文跃;于滔;曹士亮;马雪娜;唐贵;高利;杨耿斌
关键词:糯玉米;SNP;类群划分;遗传分析
-
基于机器学习的玉米自交系杂种优势类群研究
作者:曹士亮;张建国;于滔;杨耿斌;李文跃;马雪娜;孙艳杰;韩微波;唐贵;单大鹏
关键词:玉米;机器学习;交叉验证;类群划分;判别分析
-
52份玉米新材料萌发期耐冷性鉴定与评价
作者:马雪娜;于滔;张建国;曹士亮;杨耿斌;李文跃
关键词:玉米;萌发期;耐冷性;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
-
110份玉米新材料萌发期耐低温性鉴定与评价
作者:于滔;张建国;曹靖生;马雪娜;何长安;曹士亮;李树军;蔡泉;李昕;李思楠;杨耿斌;李文跃
关键词:玉米;耐低温;萌发期;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
-
黑龙江省鲜食玉米产业发展困境及对策
作者:杨耿斌;于滔;何长安;李文跃;马雪娜;纪春学;曹士亮
关键词:黑龙江;鲜食玉米;产业发展;对策建议
-
玉米自交系萌发期耐盐性鉴定
作者:段雅娟;曹士亮;于滔;李文跃;杨耿斌;王成波;刘宝民;刘长华
关键词:玉米;萌发期;耐盐性;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
-
基于产量相关性状SSR分子标记的大豆杂种优势群划分
作者:雷蕾;关哲允;曹士亮;王玉民;林春晶;彭宝;刘鹏;赵丽梅;李志刚;张春宝
关键词:大豆;杂种优势;SSR分子标记;杂种优势群;遗传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