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高粱品种(系)的花后抗旱性评价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吕鑫

作者: 吕鑫;平俊爱;牛皓;王玉斌;楚建强;王瑞;樊芳芳;巨岚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高粱品种(系);花后抗旱性;农艺性状;品质性状;光合性状

期刊名称: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ISSN: 1000-7601

年卷期: 2023 年 002 期

页码: 11-2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22份山西历年审定(鉴定、登记)的高粱品种及预登记的高粱品种为参试材料,通过自然干旱(DS)和正常灌溉(NI)两种处理方式,采用大田自然鉴定法,调查农艺性状、品质性状和光合性状3类主要性状指标。结合隶属函数(U)和干旱敏感指数(S)的聚类分析法及热图法对材料进行分类,对抗旱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下,高粱品种除了穗柄伸出长平均增长5.26 cm和单宁含量平均增加0.09%,其余性状指标均出现下降;除净光合速率外,其余性状指标之间均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关性。利用以上两种方法,筛选出极抗品种3份(S9、S10和S7即晋杂108、晋杂22号和晋杂101),极弱品种1份(S17即晋杂4号)。根据干旱敏感指数计算,主成分分析为9个性状,主成分累计贡献率84.662%,产量和单穗粒重是决定第一主成分的主要性状,贡献率为17.999%。干旱胁迫对高粱品种(系)花后主要性状指标均有显著影响。不同高粱材料间抗旱性差异显著,应用两种抗旱性评价方法,可以较为准确地评价参试高粱品种(系)的抗旱性。产量、单穗粒重、株高和倒二叶叶宽可以作为评价高粱花后抗旱性的主要形态指标。

分类号: S514

  • 相关文献

[1]不同甘薯品种(系)的比较分析. 赵琳,骆乐谈,石江,余建忠,詹生华. 2018

[2]喀斯特山地2种白及的种植方式. 杨平飞,罗鸣,唐传照,卢毅,吴明开. 2021

[3]夏大豆F_2代农艺和光合性状的遗传模型分析. 李增禄,陈宛妹,李星华,任凤山. 1995

[4]种植密度对不同玉米品种农艺、光合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赵丽,郭虹霞,王创云,王陆军,张丽光,王晋,李永平,韩彦青. 2015

[5]凉粉草种质资源主要光合性状和农艺性状的遗传变异分析及综合评价. 张秀芬,黄小娟,郭素云,黄珍玲,陈会鲜,兰秀,杨海霞,丁家东,何文. 2024

[6]基于光合性状和农艺性状评价不同甜菜品种的生态稳定性. 林明,王荣华,曹禹,鲁伟丹,周远航,陈友强,刘华君,潘竟海,阿不都卡地尔?库尔班,王志敏,李健强. 2023

[7]江淮稻区不同穗型粳稻品种主要农艺和品质特性的比较分析. 徐大勇,杜永,方兆伟,潘启民,杨建昌,朱庆森. 2006

[8]13个藜麦材料在甘肃临夏旱作区适应性的初步评价. 黄杰,杨发荣,李敏权,魏玉明,顾娴,漆永红. 2016

[9]黑龙江省野生大豆资源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李炜,肖佳雷,毕影东,刘淼,刘明,林红,张必弦,来永才. 2015

[10]贵定鸟王种茶树资源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多样性分析. 张小琴,周富裕,杨春,张正秋,胡家琴. 2015

[11]江苏省杂交中粳与常规中熟中粳水稻主要性状的比较分析. 程保山,罗伯祥,王健,李刚,徐卫军,袁彩勇. 2017

[12]青海省新型甘蓝型油菜品系主要性状研究. 赵志,余青兰,杜德志. 2006

[13]北方杂交粳稻亲本选择的研究. 邹吉承,郑君海,王昌华,王辉,王岩,徐正进,张燕之. 2003

[14]大麦主要农艺和品质性状的相关性及灰色关联度分析. 田和彬,汪军妹,华为,杨建明. 2011

[15]六倍体小黑麦基于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的多样性分析. 胡立芹,徐林涛,张超,张一铎,马莹雪,王洪刚. 2015

[16]春谷子农艺和品质性状的变异分析. 孙宇燕,李书田,陈晓敏,刘斌,张立媛,王丹丹,郭世华. 2015

[17]糜子育成品种农艺、产量及品质性状综合鉴定与评价. 杨清华,邱军,李海,杨天育,程炳文,赵敏,刘国庆,高小丽,冯佰利. 2017

[18]湖北省早熟中籼常规稻与杂交稻主要性状的比较分析. 武晓智,周鹏,顾见勋. 2019

[19]六个黄淮麦区优质小麦品种在晋中麦区晚播的产量与品质性状研究. 夏清,杨珍平,席晋飞,李娜,孙敏,高志强,任江萍,潘辛来. 2014

[20]大厂茶古树与其无性系子代的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比较及综合评价. 李彩云,宋勤飞,范乔,何应琴,赵支飞,李芳,牛素贞,陈正武. 202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