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熟高赖氨酸玉米自交系的遗传分析及配合力评价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史桂荣

作者: 史桂荣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高赖玉米;自交系;遗传分析

期刊名称: 玉米科学

ISSN: 1005-0906

年卷期: 1999 年 7 卷 04 期

页码: 22-24

摘要: 利用8 个早熟高赖氨酸玉米自交系,按Griffing 4 模式进行双列 杂交,共获28 个杂交组合。对28 个杂交组合的14 个性状进行田间鉴定及室内考种,结果表明,穗位高、株高、叶面积增长速率、喇叭口期叶面积四个性状的广义遗传力及狭义遗传力均较高;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高赖氨酸玉米的喇叭口期叶面积等7 个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方差达到显著水平,而苗期叶面积、苗期叶干重、拔节期叶干重的特殊配合力方差达到显著水平;遗传方差组成分析表明,喇叭口期叶面积等8 个性状的加性效应在遗传中起主要作用,而苗期叶干重、拔节期叶干重、苗期叶面积三个性状非加性效应在遗传中起主导作用。此外,本文还对8 个高赖氨酸玉米的一般配合力及特殊配合力方差进行了评价。

分类号: S513.032

  • 相关文献

[1]高配合力玉米自交系的选育、遗传分析及应用. 焦仁海,刘成元,黄威,代秀云,刘兴二,仲义,夏远峰,蔡鑫茹,刘俊,吴凤新. 2023

[2]玉米自交系原齐123的选育及其主要性状在F_1的遗传分析. 杨爱珠,吴德芳. 1994

[3]6份玉米自交系主要数量性状遗传分析. 仲义,栾天宇,蔡鑫茹,刘俊,吴凤新,夏远峰,焦仁海. 2023

[4]8份糯玉米自交系配合力效应及遗传参数分析. 王薪淇,孟令聪,代秀云,侯国生,周小辉. 2022

[5]玉米自交系性状的遗传相关和通径分析. 印志同,邓德祥,胡加如,薛林,陈国清,陆虎华. 2005

[6]部分高油玉米自交系产量性状配合力分析. 马延华,金益,孙德全,李绥艳,林红,潘丽艳. 2009

[7]韭菜杂交种-阜丰一号. 王德生. 1999

[8]玉米自交系幼胚愈伤组织形成能力的比较评价. 贾利欣,贾利敏,赵瑞霞,牛素清. 2006

[9]玉米自交系414配合力及杂优模式分析. 薛林,印志同,胡加如,陈国清,陆虎华. 2006

[10]广适高产玉米杂交种金玉506穗部性状改良效应. 郭向阳,兰琴英,王安贵,祝云芳,刘鹏飞,陈泽辉. 2017

[11]玉米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相关分析. 李波,许晶,刘虹,李素玲. 2014

[12]几个玉米自交系材料的配合力分析. 王瑞莲,王永行,韩凤英,康洪彪,杨毅成,许有刚,武悦. 2015

[13]茄子新品种-辽茄1号. 王德生. 1999

[14]导入热带种质充成高配合力玉米自交系京404. 孙伯陶. 1997

[15]应用同工酶鉴定玉自交系,杂交种纯度技术的研究. 赵久然,李举怀. 1996

[16]花粉管通道法在玉米转基因育种中的应用. 李向龙,张力全,张晓东. 2010

[17]Suwan种质玉米自交系的配合力分析. 沈建华,任洪,徐如宏,王春梅. 2012

[18]贵州玉米自交系杂交种的选育分析. 陈泽辉. 2007

[19]优良玉米自交系QB48的选育及应用. 祝云芳,陈泽辉,王安贵,郭向阳. 2014

[20]配子选择法对玉米自交系QB506的遗传改良效果. 陈建军,陈泽辉,郭向阳,王安贵,祝云芳,兰琴英,王安康,刘鹏飞.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