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2019年秋季玉米新组合产量筛选试验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马涛

作者: 马涛;吴地;蒙成;弓雪;梁庆平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玉米新组合;产量;筛选

期刊名称: 广西农学报

ISSN: 1003-4374

年卷期: 2020 年 35 卷 005 期

页码: 5-9

摘要: [目的]筛选参加广西玉米区域试验优良新品种组合,为广西玉米生产提供支撑.[方法]在广西5个玉米综合试验站点设置玉米新组合筛选鉴定联合试验,对2019年秋季玉米新组合产量结果进行试验分析.[结果]从多点试验结果看,"桂A354""HC543"表现特别稳定高产,在5个试验点中均比对照产量增产5%以上;"桂A331""桂A324""桂A345""桂A327"表现稳产高产,在4个试验点中均比对照产量增产5%以上;90个参试品种中5个试验站平均产量在4.2~8.6t/hm2,共有35个供试新组合比对照品种增产,增产幅度在0.6%~24.2%,按平均产量增减百分率高低排位,前10名供试品种依次是:"桂A354""HC543""桂A306""桂A303""19下HP14""桂A345""19下HP04""YZ18A-76""HC178""19下HP10".[结论]从平均增产前10名和4个以上玉米综合试验站点表现增产5%以上共16个品种中,合并3个重复品种,共筛选出13个品种,即:"桂A354""HC543""桂A331""桂A324""桂A345""桂A327""桂A306""桂A303""19下HP14""19下HP04""YZ18A-76""HC178""19下HP10",建议推荐参加2020年广西玉米新品种联合评比试验.

分类号: S513

  • 相关文献

[1]8份饲用小黑麦在贵阳的生态适应性及生产性能评价. 张瑜,高碧荣,龙忠富,李娟. 2016

[2]河南省中低产田玉米新品种适应性筛选研究. 黄璐,刘京宝,夏来坤,赵霞,胡青妞. 2010

[3]甘蓝型油菜高芥酸材料的筛选与评价. 陈静,饶勇,肖华贵,杨斌,李超. 2011

[4]洞庭湖地区直播晚稻品种(组合)筛选. 王天抗,危家文,周虹,王建龙. 2018

[5]糜子田除草剂药效筛选及对产量的影响. 琦明玉,张立媛,李红光,赵敏,马国春. 2017

[6]大豆高效利用磷素基因型的筛选. 李志刚,谢甫绨,宋书宏. 2004

[7]北京地区春夏小白菜播种期与品种筛选试验. 陈春秀,武丹,王宝驹,扈美静. 2010

[8]长治旱区高产优质玉米新品种筛选. 芦明,张文忠,王慧慧,连培红,申海斌. 2018

[9]适合江苏盐渍化中低产田种植的水稻品种(系)筛选. 朱孔志,卢俊,陈锦珠,杜希宽,戴乾翔,王玲玲,方先文. 2019

[10]不同高粱品种对硒的响应. 高鹏,史丽娟,曹昌林. 2019

[11]两株真姬菇菌株培养料配方试验. 潘辉,郭力刚,李正鹏,陆欢. 2022

[12]景泰县高产玉米品种引进试验. 张举军,张立勤,崔云玲,陶英. 2021

[13]南亚引进常规水稻品种在湘南的性状表现. 秦琳,王伯仁,揭雨成. 2011

[14]不同种植密度对夏玉米产量影响分析. 党德宣,苏东涛,陈朝辉,林何莺,薄晓峰,傅君,李兆斌,冯婉君. 2014

[15]黄淮海地区夏玉米锌高效基因型的筛选研究. 张盼盼,何冠华,李川,张美微,牛军,乔江方,何佳雯. 2023

[16]试论种植密度对不同玉米品种性状影响分析. 党德宣,苏东涛,陈朝辉,林何莺,薄晓峰,傅君,李兆斌,赵磊,侯东颖. 2015

[17]湘西北玉米新品种筛选试验研究. 李宏志,曹钟洋,陈松林,向君民,邹康平,陈志辉. 2012

[18]适宜稻-鳖共生模式的水稻品种筛选研究. 陈秀晨,白一松,王士梅,蒋业林,王芬,王佳佳,张国前. 2018

[19]饲用小黑麦品种在黑龙港地区的引进筛选. 谢楠,李源,赵海明,刘贵波. 2010

[20]河北低平原区紫花苜蓿引种筛选试验初报. 刘贵波,乔仁甫. 200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