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虾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杆状病毒(HHNBV)DNA探针的制备及应用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刘萍

作者: 刘萍;张岩;孔杰;黄;王琼;杨丛海

作者机构:

关键词: 中国对虾;DNA探针;HHNBV;斑点杂交

期刊名称: 海洋水产研究

ISSN: 1000-7075

年卷期: 1995 年 001 期

页码:

摘要: HHNBV是1993年中国对虾暴发性流行病的主要病原之一.从纯化的病毒中提取DNA,用ECORL限制性内切酶酶切成DNA片段,与PUC18体外重组,建立HHNBVDNA文库.从中筛选出三个重组质粒(5#、8#、9#),它们所插入的片段大小分别为:2.8KB、0.8KB、1.6KB,它们分别用光敏生物素标记成探针,与感染HHNBV的病虾DNA呈阳性反应,以此利用制备的HHNBVDNA探针的高敏感性和特异性来检测虾病.

分类号: S945.4

  • 相关文献

[1]DNA探针法检测水牛乳及其制品中大肠杆菌O157:H7的研究. 黄丽,李玲,杨攀,唐艳,农皓如,曾庆坤. 2016

[2]对虾暴发性流行病病原对中国对虾幼体及仔虾的人工感染研究. 宋晓玲,王崇明,黄倢,于佳. 1998

[3]核酸斑点杂交分析法检测对虾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杆状病毒(HHNBV). 史成银,宋晓玲,黄倢,杨丛海. 1999

[4]用于PCR检测对虾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杆状病毒(HHNBV)的一种快速提取DNA方法. 王馗,史成银,黄倢. 2000

[5]光生物素标记DNA探针检测感染细胞的BHV-1DNA. 王柳,童光志,王玫,封启民,李昌琳,张瑞珍. 1992

[6]不同分子探针对赤潮样品检测效果的比较研究. 侯建军,赖红艳,武模戈,刘绍平. 2008

[7]光敏生物素标记EDSV-DNA探针检测鸡减蛋综合症(EDS)的研究. 曹洪敬,徐学孟,王文志,杜玉芹,宫云浩,孙淑芳. 1994

[8]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弓形虫病诊断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王艳华,王光祥,张德林. 2007

[9]新科学技术讲座 第五讲 动物寄生虫病的免疫诊断与分子生物学诊断(二). 沈杰. 2004

[10]光生物素标记DNA探针检测感染细胞的BHV-1 DNA. 王柳,童光志,王玫,封启民,李昌琳,张瑞珍. 1992

[11]鸡包涵体肝炎病毒DNA探针的制备及其原位杂交的应用. 王凤龙,葛金英,郝先谱,刘月焕. 2003

[12]用地高辛探针对江苏省鸡传染性贫血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 张知良,胡清海,赵宝华,黄建芳,邹尧坤. 2000

[13]山东省白羽肉鸡中MDV、REV、CAV和ARV感染状况的病原学调查. 孟斌,胡北侠,许晓云,路希山,张金强,李建亮,张秀美,崔言顺. 2010

[14]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和光敏生物素标记的cDNA探针检测马铃薯纺锤块茎类病毒. 周广和. 1992

[15]地高辛标记探针检测5种葫芦科作物病毒的斑点杂交方法. 孟娟,古勤生,林石明,彭斌,刘丽锋,田延平,李莉. 2007

[16]DNA探针在鸡传染性贫血流行病学调查中的应用. 张知良,黄建芳. 2005

[17]核酸杂交技术在禽白血病病毒TCID_(50)测定中的应用. 孟凡峰,范建华,徐步,时建蓬,董宣,崔治中,赵鹏. 2015

[18]地高辛标记的cDNA探针检测烟草花叶病毒、黄瓜花叶病毒及马铃薯Y病毒. 王锡锋,周广和. 2004

[19]啤酒花矮化类病毒及葡萄黄豆类病毒在中国栽培葡萄上的发生及序列分析. SanoTeruo,TsujiMasaharu,李世访. 2005

[20]7种消毒剂对对虾白斑综合症病毒(WSSV)DNA作用效果的比较. 杨冰,黄倢,宋晓玲,史成银,王秀华. 200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