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剂量杀虫剂与高温结合对西花蓟马种群的防控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左太强

作者: 李帅;张彬;张芳;万方浩;郑长英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西花蓟马;低剂量;耐热性;热激存活率

期刊名称: 植物保护学报

ISSN: 0577-7518

年卷期: 2017 年 04 期

页码: 687-69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为了探究低剂量杀虫剂与高温结合防控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种群的最佳组合,选用啶虫脒、多杀菌素、高效氯氰菊酯和灭多威4种杀虫剂的LC_(50)剂量处理西花蓟马成虫和2龄若虫18~76 h后,分别在41、43、45℃进行2 h热激处理,观察并记录每种组合下西花蓟马的存活情况。结果表明,药剂处理成虫或若虫18 h和28 h后再进行热激处理,西花蓟马的存活率显著低于其它处理。经4种杀虫剂的LC_(50)剂量处理后,不同高温热激均能不同程度降低成虫或若虫种群存活率,热激后存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经灭多威LC_(50)剂量处理的成虫或若虫,再经高温热激处理后的存活率最低,其中45℃热激处理对成虫和若虫的存活率影响最明显,经45℃热激处理18 h和28 h后的成虫存活率为10.1%和5.9%,若虫存活率为6.1%和3.3%。研究表明,杀虫剂LC_(50)剂量与高温热激联合增强了对西花蓟马种群的抑制作用,药剂处理后选择最佳热激时间可最大限度降低西花蓟马的耐热性,进一步增强高温热激的防治效果。

分类号: S433

  • 相关文献

[1]对西花蓟马高效的球孢白僵菌菌株筛选及产孢特性研究. 雷仲仁,王海鸿. 2013

[2]防治西花蓟马的球孢白僵菌菌株筛选及耐热性测定. 吴圣勇,王晓青,王帅宇,雷仲仁. 2015

[3]猪场低剂量深部输精技术应用研究. 崔茂盛,付永利,李志,腾会,陶荣,李维琦,王宇,王磊,李千军. 2018

[4]食诱剂与低剂量氯虫苯甲酰胺混配对棉铃虫种群的控制作用. 张倩,梁海申,陆宴辉. 2020

[5]低剂量电离辐射对提高杂交水稻(南优六号)秧苗抗寒力的效应. 李共福. 1979

[6]低剂量↑(60)Coγ射线辐射对白菜苗期酶活性及同工酶的影响. 白玲玉,马玉珠,华珞,韦东甫. 1996

[7]食源性内分泌干扰物联合效应研究进展. 许彦阳,陆雨顺,王昕璐,钱永忠. 2018

[8]低剂量核辐射在文蛤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朱善央,於志华,孙来彦,吴杨平,何健,李树国,谢建民,董建波,龚海静,鲍丹. 2008

[9]盐水鸭低剂量辐射保鲜效果的研究. 赵永富,刘春泉,朱佳廷,严登秀,王超. 2005

[10]低剂量~(60)Coγ急性照射紫色甘薯苗的生长效应. 彭梅芳,谭文芳,王大一,阎文昭. 2013

[11]小菜蛾对多杀菌素低剂量处理的敏感性测定. 尹显慧,吴青君,张友军,徐宝云. 2011

[12]西花蓟马对3种茄科植物的选择行为. 钟锋,何余容,高燕,赵成银,李世茂,邵晓迎,吕利华. 2010

[13]西花蓟马或二斑叶螨为害的菜豆对两者间后取食者体内保护酶和解毒酶活性的影响. 郅军锐,田甜,温娟,刘勇. 2016

[14]切花月季西花蓟马的防治技术研究. 程洪森,马策,徐宁,马丹. 2013

[15]用WPRA平台分析西花蓟马在浙江的入侵风险. 胡为群,郑可锋,张小斌. 2011

[16]利用EPG技术分析西花蓟马在4种寄主植物上的取食行为. 张玉秀,张治军,吕要斌. 2014

[17]以实验种群生命表评价六种植绥螨对西花蓟马的控制潜力. 韩玉华,孟瑞霞,董喆,魏春光,伊卫东,张青文. 2016

[18]不同温度下两株球孢白僵菌侵染西花蓟马的生长动力学及其毒力. 刘晓晨,吴圣勇,雷仲仁,王海鸿. 2018

[19]西花蓟马不同RNA干扰技术比较研究. 李恒,周知恩,陈勇,陆承聪,张祥琴,王谅,陈艺欣,田厚军,林硕,张洁,游泳,魏辉. 2019

[20]西花蓟马几丁质合成酶UAP基因克隆及功能分析. 陆承聪,李恒,张祥琴,王谅,陈艺欣,田厚军,林硕,张洁,陈勇,魏辉.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