碱预处理废液回用显著降低乳酸共发酵中水和碱的消耗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马晓宇

作者: 马晓宇;高明;刘硕;李媛;孙晓红;汪群慧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共发酵;餐厨垃圾;香菇菌糠;碱预处理;废液回用

期刊名称: 环境卫生工程

ISSN: 1005-8206

年卷期: 2022 年 30 卷 005 期

页码: 112

摘要: 1研究亮点*碱预处理废液100%回用至乳酸发酵过程;*碱预处理废液回用可以使乳酸浓度提高23.0%;*碱预处理废液回用使乳酸共发酵中水和碱的消耗量分别减少84.6%和52.0%;*碱预处理废液回用使L-乳酸光学纯度提高到99.5%。2背景在以餐厨垃圾为底物发酵制备乳酸时,由于餐厨垃圾碳氮比低且容易酸化,导致乳酸产率不高,因此拟在发酵过程中加入木质纤维素类废物进行营养调节和缓解酸化。课题组前期研究结果表明,将餐厨垃圾与香菇菌糠混合共发酵产乳酸时,最终的乳酸产率比单一餐厨垃圾作底物时提高20.8%。但是香菇菌糠在应用前需先经过碱预处理去除木质素,这个过程会产生含碱性物质和木质素降解物的碱预处理废液(PL),将其排放会污染环境。因此,本研究拟将其100%回用至餐厨垃圾和香菇菌糠乳酸共发酵体系中,以减少清水和碱液消耗的同时,还能提高乳酸产量及光学纯度。

分类号: TQ920.1`X799.3

  • 相关文献

[1]酸碱预处理辣椒秸秆与羊粪混合厌氧发酵特性. 孟艳,柳丽,李屹,陈来生,杜中平,韩睿. 2021

[2]多底物共发酵产酸特性研究. 边道林,孙磊,王爽,郭炜,王朋峰. 2014

[3]葡萄酒共发酵体系中不同酵母菌种的相互影响. 关雅静,程永芳,张岩,石磊. 2016

[4]乳酸菌与酵母菌共发酵芦笋汁工艺优化及其风味成分分析. 刘超,毕玉平,马德源,王兴军,陈高,于金慧,尤升波. 2023

[5]香菇菌糠发酵过程微生物及营养成分变化研究. 关艳丽,赵新海,张庆华,钟丽娟,韩冰,宋玉丽. 2019

[6]不同栽培基质对红掌小苗生长的影响. 陈斌,柴美清,杨蛟峰,王伟仁,李青,李云霞. 2019

[7]菌酶协同发酵香菇菌糠复合制剂的筛选研究. 王乐乐,秦荣艳,阿不夏合满·穆巴拉克,梁见弟,赵晨,王文奇,刘艳丰,张文举. 2022

[8]香菇菌糠高温高压-复合酶降解工艺优化及提取物的生物活性. 马冰清,张忠,吴迪,范立强,张春月,周峰,杨焱,赵黎明. 2021

[9]香菇菌糠中木质纤维素的挤压降解及结构表征. 刘丽娜,崔国梅,李顺峰,许方方,田广瑞,纪沐风,魏书信,王安建. 2024

[10]菌酶协同发酵香菇菌糠工艺参数的优化. 王乐乐,秦荣艳,阿不夏合满·穆巴拉克,梁见弟,赵晨,王文奇,刘艳丰,张文举. 2022

[11]香菇菌糠制备育苗基质研究. 宗玉丽,郭玲玲,于淼,关艳丽,王洪奇,张宇. 2022

[12]固含率对酒糟与餐厨垃圾混合厌氧发酵产沼气的影响. 张笑,蔡玮玮,王利红,孙晓红,汪群慧. 2013

[13]鼠李糖脂对餐厨垃圾厌氧发酵过程中水解酶活性的影响. 牛俊玲,秦莉,郑宾国. 2015

[14]从餐厨垃圾所得乳酸丁酯经熔融固相聚合成聚乳酸的研究. 赵文军,孙晓红,汪群慧,滕云. 2009

[15]高压脉冲电场对餐厨垃圾发酵产气特性的影响. 张立东,米天朋,李尧松,王旭明,刘晓婷,张兰河. 2015

[16]商品有机肥与餐厨垃圾堆肥产品多指标比较. 王站付,金海洋,杨晓磊,徐四新,陆萍,黄璐璐,朱恩. 2020

[17]餐厨垃圾与牛粪混合厌氧发酵产沼气研究. 朱洪艳,王粟,裴占江,高亚冰,王向鹤,燕红,刘杰. 2015

[18]微生物菌剂在餐厨垃圾和水稻秸秆堆肥上的效果研究. 李龙涛,饶中秀,董春华,孙继民,李万明,韩丽丽,黄凤球. 2021

[19]蚯蚓梯级利用餐厨垃圾及黑水虻虫粪研究. 王聪,叶小梅,奚永兰,杜静,孔祥平,王莉,张应鹏. 2021

[20]餐厨垃圾厌氧消化工艺研究. 裴占江,刘杰,王粟,寇巍,张大雷.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