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02428h”的eui基因选育长穗颈不育系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才林
作者: 王才林;赵凌;朱镇;张亚东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水稻;隐性长穗颈;eui基因;遗传;回交转育
期刊名称: 作物学报
ISSN: 0496-3490
年卷期: 2007 年 33 卷 04 期
页码: 566-57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研究隐性长穗颈水稻“02428h”的长穗颈基因eui在减轻不育系包颈度中的利用价值,以02428h为父本,培矮64S为母本和轮回亲本,经过连续3次回交将02428h的eui基因导入培矮64S,转育成了具有长穗颈基因的“P8hS”。与培矮64S相比,P8hS的株高增加35.6cm,主要是穗颈节和倒2节间长度增加所致。eui基因的导入不仅可使培矮64S的穗包颈得到彻底改善,而且对培矮64S及其杂种的主要经济性状具有改进作用。
分类号: S511
- 相关文献
[1]隐性高秆水稻02428h的eui基因在育种上的利用. 王才林,赵凌,朱镇,张亚东. 2006
[2]水稻长穗颈基因eui紧密连锁SSR标记获得. 张所兵,朱镇,赵凌,张亚东,陈涛,林静,王才林. 2007
[3]消除籼型野败不育系包颈现象的研究. 申宗坦,杨长登,何祖华. 1987
[4]能源与饲用甜高梁新品种 辽甜5号. 王德生. 2012
[5]辣椒抗疫病自交系的选育. 袁远国,胡明文,杨新成. 2012
[6]辣椒雄性不育系选育初报. 袁远国,胡明文,李英,杨新城,罗孝明. 2008
[7]利用青花菜胞质雄性不育源选育羽衣甘蓝雄性不育系. 姚悦梅,毛忠良,金永庆,戴忠良,肖燕. 2007
[8]特青迟心4号菜薹核基因雄性不育系的选育. 张丽楠,沈向群,聂凯. 2010
[9]9个早熟陆地棉新不育系主要性状配合力分析. 刘丽,孔宪辉,王旭文,王娟,相吉山,余渝. 2012
[10]养分高效利用回交转育玉米自交系研究简报. 杨麟,朱永卉,何远远,何文铸. 2021
[11]携带溶菌酶基因的高回交转育后代抗瘟性研究. 段美娟,易自力,曾慧杰,蒋建雄,肖亮,覃静萍. 2010
[12]利用回交转育培育黄淮稻区抗虫转基因水稻新品系. 柳絮,王文英,李军,吴丹妮,徐仅婷,姚方印. 2013
[13]甘蓝类蔬菜Ogura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材料的创制和育性观察. 于海龙,方智远,杨丽梅,刘玉梅,庄木,吕红豪,李占省,张扬勇. 2015
[14]转基因玉米新种质创制若干技术环节的探讨. 刘亚,赵久然. 2011
[15]基于KASP平台的转基因玉米高通量特异性检测方法. 朱少喜,金肇阳,葛建镕,王蕊,王凤格,路运才. 2023
[16]不同遗传背景的转Cry1C基因玉米品系的室内抗虫性鉴定. 曾强,周伟,郭欢乐,曹钟洋,彭明,周虹,汤彬,陈志辉. 2024
[17]SSR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转育棉花胞质雄性不育系的回交亲本. 相吉山,谢宗铭,董永梅,田琴,李有忠,司爱君. 2011
[18]分子标记辅助选育甘蓝型油菜抗草甘膦除草剂恢复系. 史慧芹,肖麓. 2021
[19]回交转育结合分子标记辅助选育抗赤霉病小麦新种质. 李正玲,韩留鹏,赵明忠,齐学礼,张煜. 2024
[20]水稻叶片形态因子及其在F_1代的遗传. 吕川根,宗寿余,邹江石,姚克敏. 200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施氮量对优质粳稻品种南粳5758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作者:朱镇;赵凌;赵庆勇;陈涛;王才林;张亚东
关键词:南粳5758;施氮量;产量;稻米品质;RVA谱特征值
-
聚合Wx-mp、fgr和Pi-ta、Pi-b基因选育优质粳稻新品种
作者:张亚东;姚姝;陈涛;王军;朱镇;赵庆勇;周丽慧;赵凌;赵春芳;路凯;梁文化;王才林
关键词: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基因聚合;优质粳稻新品种
-
南粳系列超级稻品种灌浆期光合产物的分配特性
作者:魏晓东;宋雪梅;王宁;赵庆勇;朱镇;陈涛;赵凌;王才林;张亚东
关键词:超级稻;光合产物;基因表达;物质分配;蔗糖转运;高产育种
-
耐盐碱水稻研究进展与展望
作者:马国辉;郑殿峰;母德伟;王奉斌;戴其根;魏中伟;冯乃杰;王才林
关键词:盐碱地;耐盐碱水稻;种质资源创新;品种选育;土壤改良;栽培管理
-
优质高产糯稻新品种南粳糯3号的选育与特征特性
作者:赵庆勇;朱镇;陈涛;李余生;梁文化;赵春芳;赫磊;王才林;张亚东
关键词:优质;高产;南粳糯3号;选育;特征特性
-
优质粳稻南粳5818氮高效机制初探
作者:张勇;管菊;赵庆勇;陈涛;王军;王才林;张亚东;赵凌
关键词:南粳5818;氮素利用率;基因表达
-
江淮稻区不同类型粳稻品种外观及蒸煮食味品质特征比较
作者:姚姝;陈涛;赵春芳;周丽慧;赵凌;梁文化;赫磊;路凯;朱镇;赵庆勇;管菊;王才林;张亚东
关键词:优质粳稻;外观品质;蒸煮食味品质;相关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