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湿交替灌溉下施氮模式对水稻光合产物和氮转运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吴龙龙
作者: 吴龙龙;虞轶俊;田仓;张露;黄晶;朱练峰;朱春权;孔亚丽;张均华;曹小闯;金千瑜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干湿交替;缓控释/稳定性复合肥;光合作用;氮转运;产量
期刊名称: 中国水稻科学
ISSN: 1001-7216
年卷期: 2022 年 36 卷 003 期
页码: 295-30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采用大田小区试验,研究不同灌溉模式下氮肥施用模式对水稻产量、光合生理特性、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和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以期为当地稻田灌溉和施氮模式优化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中浙优1号为供试材料,设常规淹灌和干湿交替2种灌溉模式,以及不施氮(N0)、常规施氮(PUN100)、减氮20%(PUN80)、缓控释复合肥减氮20%+生物炭(CRFN80-BC)和稳定性复合肥减氮20%+生物炭(SFN80-BC)5种施氮模式.[结果]不同灌溉和施氮模式显著影响水稻产量和氮素利用率,且二者存在显著交互作用.与常规淹灌相比,干湿交替灌溉下CRFN80-BC和SFN80-BC处理显著提高了水稻齐穗期净光合速率,增加了叶面积,促进了叶片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累积及其向籽粒的转移,进而提高了水稻有效穗数和每穗粒数,其2年平均产量分别为9656.5 kg/hm2和10033 kg/hm2,较PUN100处理分别提高了6.8%和10.4%.同时,干湿交替灌溉提高了CRFN80-BC和SFN80-BC处理下齐穗至灌浆期水稻茎鞘和叶片氮转运量和氮转运贡献率,进而显著提高水稻氮利用效率.与PUN80处理相比,干湿交替灌溉下CRFN80-BC和SFN80-BC处理氮肥回收效率、氮肥农学利用率、氮肥偏生产力分别显著提高37.8%和58.4%、56.6%和71.1%、15.2%和19.3%.[结论]干湿交替灌溉模式下稳定性复合肥或缓控释复合肥减氮20%(144 kg/hm2)配施生物炭处理显著提高了水稻营养生长期叶片光合速率,促进了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和氮素累积和转运,二者协同提高水稻产量和氮利用效率,可作为适宜当地水稻绿色高效栽培的最佳水氮管理模式.
分类号: S511
- 相关文献
[1]施氮量对冬小麦氮素吸收、转运及产量的影响. 赵营,赵护兵,樊红柱. 2007
[2]杂交粳稻新品种9优30超高产形成机制. 周群,杨波,周振玲,迟铭,孙志广,邢运高,王德荣,李景芳,李健,刘艳,徐大勇. 2024
[3]干湿交替对直播再生稻抗倒伏性和产量的影响. 林义月,李阳,张作林,汪本福,张枝盛,程建平. 2023
[4]四种灌溉模式对双季茭白(秋茭)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陈建明,庞英华,张珏锋,朱徐燕,黄锡志,朱建杰,钟海英. 2015
[5]干湿交替诱导水稻根表铁膜形成的基因表达谱分析. 傅友强,于晓莉,杨旭健,沈宏. 2017
[6]保护性耕作对旱作农田干湿交替过程中土壤呼吸速率的影响. 丁新宇,王自奎,杨轩,杜珊珊,沈禹颖. 2017
[7]水位波动和氮浓度变化对氮转化功能基因丰度的影响. 崔荣阳,刘刚才,胡万里,付斌,陈安强. 2022
[8]干湿交替次数对土壤干密度和饱和导水率的影响. 孙召军,李金山,贾艳辉,李浩. 2022
[9]干湿交替灌溉模式在湖南稻区适用性及其甲烷减排潜力评估. 张志伟,秦晓波,樊建凌,魏显虎,万运帆,王金明,廖育林,鲁艳红. 2022
[10]改良剂对冷浸田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 张志毅,汤文娟,熊又升,徐祥玉,袁家富,王娟,黄丽. 2015
[11]干湿交替条件下土壤有机碳转化及影响机制研究进展. 王健波,张燕卿,严昌荣,刘恩科. 2013
[12]稻田干湿交替对水稻氮素利用率的影响与调控研究进展. 钟楚,曹小闯,朱练峰,张均华,禹盛苗,金千瑜. 2016
[13]干湿交替和外源氮对农田土壤CO_2和N_2O释放的影响. 张传更,高阳,王广帅,李双. 2018
[14]干湿交替处理对土壤抗冲性的影响试验研究. 马璠,王健,张鹏辉,蔡进军,董立国,王月玲. 2014
[15]不同灌溉和施肥模式对稻田磷形态转化和有效性的影响. 田仓,虞轶俊,吴龙龙,张露,黄晶,朱练峰,张均华,朱春权,孔亚丽,武美燕,曹小闯,金千瑜. 2021
[16]适度干湿交替促进水稻根表红棕色铁膜形成的根层诱导机制. 傅友强,沈宏,杨旭健. 2017
[17]花期干湿交替对玉米干物质积累与再分配的影响. 杨勤,杨文钰,高强,何文铸,柯国华. 2006
[18]干湿交替下干热河谷冲沟不同土层的抗侵蚀性研究. 张素,熊东红,张宝军,杨丹,校亮,方海东. 2016
[19]宁夏引黄灌区干湿交替过程中土壤Eh的动态变化及影响因素. 王明,张晴雯,杨正礼,张爱平,谢晓军,惠锦卓. 2014
[20]干湿交替下生物炭添加对灰漠土CO2排放的影响. 张语馨,孙涛,马雯琪,赵一,李典鹏,孙约兵,贾宏涛. 202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常绿杜鹃种质遗传多样性分析及SSR指纹图谱构建
作者:张露;张平萍;解玮佳;许凤;彭绿春;宋杰;杜光辉;李世峰
关键词:常绿杜鹃;基因组SSR标记;遗传多样性;指纹图谱
-
增氧灌溉下配施硝化抑制剂对水稻生长、产量和氮肥利用的影响
作者:陈书融;朱练峰;秦碧蓉;王婕;朱旭华;田文昊;朱春权;曹小闯;孔亚丽;张均华;金千瑜
关键词:水稻;增氧灌溉;硝化抑制剂;产量;氮素利用
-
野生沙葱种子萌发期室内耐旱性评价
作者:王守康;李正鹏;祁凯斌;赵名好;张露;刘文谨;马利利;蒋福祯
关键词:沙葱;聚乙二醇(PEG);种子萌发;耐旱性评价
-
不同光强对高山杜鹃生长及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作者:宋杰;柯燚;李叶芳;关文灵;解玮佳;蔡艳飞;彭绿春;张露;李世峰
关键词:高山杜鹃;强光胁迫;叶片形态;生理生化特性;综合评价
-
播期提前下配施芸苔素内酯对早稻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作者:徐青山;颜玉莲;王航风;迟春欣;孔亚丽;朱练峰;张均华;朱春权
关键词:早稻;播期;芸苔素内酯;生长发育;产量
-
红壤性水稻土无机磷形态周年内变化及与磷肥利用率的关系
作者:黄晶;周玲红;高菊生;李冬初;刘立生;邹平;刘淑军;张会民
关键词:红壤性水稻土;关键生育期;无机磷形态;磷肥利用率;长期施肥
-
浑善达克沙地榆的生态学特性与保护策略
作者:豆鹏鹏;黄晶;高茜;王洁;李平;王堃
关键词:浑善达克沙地;沙地榆;榆树疏林草原;生态适应性;生态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