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生菜链格孢根腐病病原菌鉴定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石延霞

作者: 石延霞;郭润婷;张涛;李宝聚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生菜;GAPDH基因;芸薹链格孢;万寿菊链格孢

期刊名称: 植物保护学报

ISSN: 0577-7518

年卷期: 2019 年 003 期

页码: 658-66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明确北京市生菜链格孢根腐病的病原菌种类,采用常规组织分离法分离获得病原菌,依据柯赫氏法则对病原菌进行致病力检测,并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结合形态学鉴定确定病原菌分类地位.结果显示,从生菜病样组织中分离到2种病原菌共18株,形态学鉴定结果为芸薹链格孢Alternaria brassicae和万寿菊链格孢A. tagetica,分离比例分别为55.6%和44.4%,且二者均能单独侵染生菜根部,前者致病力较后者强,亦能复合侵染.对致病菌株进行GAPDH基因的PCR扩增和测序,并建立了基于GAPDH基因序列的系统发育树,聚类分析结果与形态学鉴定结果一致,因此证实北京市生菜链格孢根腐病是由芸薹链格孢和万寿菊链格孢复合侵染所致.

分类号: S436.36

  • 相关文献

[1]箭箸豌豆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基因片段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张磊,刘志鹏,张吉宇,张妙青,王彦荣. 2011

[2]箭筈豌豆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基因片段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张磊,刘志鹏,张吉宇,张妙青,王彦荣. 2011

[3]羊蹄GAPDH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任聪,黄五星,张翔,邵惠芳,许自成. 2015

[4]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型)皮肤组织GAPDH基因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的建立. 田月珍,黄锡霞,狄江,田可川,吴伟伟,徐新明,哈尼克孜,付雪峰,张艳花,马依拉,艾买提. 2012

[5]白菜黑斑病病斑产孢量影响因素初步研究. 马海霞,屈直,李丹,谢晴宜,杨信东. 2016

[6]芸薹链格孢菌孢子萌发及附着胞形成的初步定量研究. 马海霞,刘影,屈直,李丹,杨毅,杨信东. 2013

[7]白菜黑斑病病斑潜育显症及扩展的初步定量研究. 马海霞,屈直,刘影,李丹,高东梅,杨信东. 2013

[8]白菜黑斑病病菌孢子飞散及其传播定量研究初报. 马海霞,屈直,谢睛宜,刘影,高东梅,杨信东. 2013

[9]气相色谱法测定生菜中的高效氯氰菊酯残留. 刘腾飞,顾俊荣,邓金花,杨代凤,董明辉. 2013

[10]新型立体装置对生菜生长和品质的影响. 李广利,卜崇兴,刘慧英. 2009

[11]菜-鱼立体共生模式对池塘水体的净化效果研究. 关梅,朱玲,周路,蒋晓红,申晓东,韩碧泽. 2012

[12]人工生态浮床对池塘养殖水环境的影响. 朱玲,关梅,申晓东,蒋晓红,刘艳,韩碧泽. 2012

[13]不同形态氮素替代硝态氮对蔬菜硝酸盐含量变化的影响. 高秀瑞,陈凤敏,刁春英,潘秀清,武彦荣,李冰,陈贵林. 2008

[14]不同浓度海水营养液对Hymec膜栽培生菜的影响. 梁勇,卜崇兴,郭世荣,随学超,李娟. 2007

[15]适用于生菜叶片蛋白质双向电泳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刘丽娟,舒烈波,陈海荣,罗利军. 2009

[16]沙漠温室全空间循环生态立体种植中生菜品种筛选试验. 李程,黄莉,郭松,郭守金,鲁长才,崔静英. 2014

[17]不同比例红蓝光对生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孙洪助,王虹,沈建华,郭世荣,朱为民,许爽. 2014

[18]“紫茄子—紫生菜—紫花菜”高效栽培模式. 亓加伟,姜永平. 2017

[19]营养液配方对新型立体装置栽培生菜的影响. 李广利,卜崇兴,刘慧英. 2009

[20]基于模板的生菜参数化几何建模方法. 温维亮,郭新宇,肖伯祥,陆声链,杜建军.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