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蓝型油菜与埃塞俄比亚芥种间杂交亲和性及F_1植株形态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戚存扣

作者: 戚存扣;傅寿仲;浦惠明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埃塞俄比亚芥;种间杂交;亲和性;植株形态

期刊名称: 江苏农业学报

ISSN: 1000-4440

年卷期: 1989 年 03 期

页码: 27-33

摘要: 对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 L.)与埃塞俄比亚芥(Brassica carinata Br.)种间杂交亲和性及F_1植株形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种间杂交亲和性显著低于双亲种内杂交亲和性。种间杂交亲和指数为0.76;种内杂交亲和指数,N×N为14.91,Ca×Ca为5.66。尽管种间杂交结角率为62.17%,但空角率高达73.50%,而且平均每角结籽数(1.22粒)显著低于种内杂交组合(N×N为16.93,Ca×Ca为5.69)。种间杂交的正反交亲和性有明显差异,N×Ca和Ca×N组合的亲和指数分别为1.42和0.04;空角率分别为47.81%和95.48%;平均每角种子数分别为2.59和0.06粒。种间杂交亲和程度,正交(N×Ca)强于反交。杂种F_1植株形态为双亲中间型但偏向于埃芥,F_1植株营养生长旺盛,但雄蕊外形不正常,表现不孕,回交有可能克服该种问杂种F_1的不孕性。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1]甘蓝型油菜与埃芥种间杂种F_1的细胞学研究. 戚存扣,浦惠明,傅寿仲,仲裕泉. 1991

[2]甘蓝型油菜与埃塞俄比亚芥杂交F_1衍生后代的育性及性状变异. 戚存扣,浦惠明,傅寿仲. 1993

[3]甘蓝型油菜雄性不育的遗传研究——Ⅰ.NCa甘蓝型油菜异核型雄性不育材料选育初报. 蔡明,刘贵华,秦选佑. 1993

[4]甘蓝型油菜-埃塞俄比亚芥二体附加系植株形态及细胞学鉴定. 戚存扣,浦惠明,傅寿仲,仲裕泉. 1995

[5]甘白杂交蔬菜新品种选育. 庄静,孙超才,周熙荣,李树林,王伟荣,李延莉,顾龙弟,钱小芳. 2008

[6]转抗除草剂基因油菜与5种十字花科杂草的基因流研究. 赵祥祥,夏秋霞,陆大雷,陆卫平,戚存扣,浦惠明,刘葛山,赵建,王幼平. 2006

[7]高山杜鹃与大喇叭杜鹃种间杂交过程的观察研究. 解玮佳,李世峰,李树发,宋杰,彭绿春,蔡艳飞,陆琳,黎霞. 2012

[8]君子兰种间杂交及自交亲和性. 王冲,雷家军,姜闯,邢桂梅. 2011

[9]花生种间杂交胚胎发育初探. 徐静,张新友,汤丰收,董文召,臧秀旺,张忠信. 2013

[10]南瓜属种间有性杂交研究初报. 金桂英,魏文雄,陈静瑶,贾芬. 1999

[11]菜薹(菜心)—芥蓝杂交亲和性分析及后代性状表现. 魏云晓,李菲,张淑江,章时蕃,张慧,孙日飞. 2017

[12]甘蓝型油菜氮素高效吸收的植株形态与生理特性研究. 邹小云,官梅,官春云. 2022

[13]芥甘杂种后代F1和F2形态学和细胞遗传学研究. 赵彤,谢晋,殷婷,余青兰,才吉巴毛,赵志刚. 2020

[14]青藏高原白菜型油菜与甘蓝型油菜远缘杂交亲和性研究. 赵彩霞,唐琳,袁玉婷,王晋雄,李施蒙. 2018

[15]甘白种间杂交后代的形态学特征及细胞学分析. 殷婷,赵彤,余青兰,赵志刚. 2021

[16]油菜种间核重组后代低温缺绿性状探讨. 刘贵华,秦选佑,蔡明. 1999

[17]隶属函数法鉴定油菜甘芥种间杂交后代的抗旱性. 符明联,李根泽,杨清辉,原小燕,王敬乔. 2011

[18]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20A的选育. 李莓,范连益,曲亮. 2008

[19]不同细胞质埃塞俄比亚芥的获得及其生物学特性比较研究. 王新娥,张成合,黄瑞虹,常彩涛,张广华. 2007

[20]白菜与埃塞俄比亚芥远缘杂交种质创制及黑腐病抗性转育. 张双双,苏维,刘阳,王海平,宋江萍,阳文龙,贾会霞,张晓辉,李锡香.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