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橙叶片氮含量可见近红外光谱模型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易时来

作者: 易时来;邓烈;何绍兰;郑永强;张璇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锦橙;叶片;氮含量;偏最小二乘法;可见近红外光谱

期刊名称: 果树学报

ISSN: 1009-9980

年卷期: 2010 年 27 卷 01 期

页码: 13-1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单系枳砧蓬安100号锦橙为试材,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开展利用鲜叶可见近红外光谱估测叶片氮素营养状况的研究。运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分析叶片反射光谱与氮含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可见光350~700nm,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叶片光谱反射率呈下降趋势;而在750~1075nm范围内,叶片光谱反射率随着氮肥用量增加而增加。通过对叶片反射光谱、一阶微分、二阶微分和倒数对数光谱进行变量标准化(SNV)处理,运用偏最小二乘法(PLS)与内部交叉验证建立的氮含量预测回归模型,其中反射光谱的一阶微分光谱氮含量定标模型具有最好的预测能力,其建模与预测均方根误差和标准差都较低且接近,偏差绝对值最小。因此,可以利用叶片反射光谱的一阶微分值来预测蓬安100号锦橙叶片氮含量。

分类号: S666.4

  • 相关文献

[1]奥林达夏橙叶片锌含量可见近红外光谱监测模型研究. 易时来,邓烈,何绍兰,郑永强,王亮,赵旭阳. 2010

[2]不同预处理方法对PLS模型检测哈密瓜糖度的影响. 毕智健,张若宇,金作徽,吴业北,马艳. 2017

[3]锦橙叶片钾含量光谱监测模型研究. 易时来,邓烈,何绍兰,郑永强,毛莎莎. 2010

[4]蓬莱镇组紫色土光谱特征及其碱解氮预测方法研究. 汪志涛,易时来,吕强,何绍兰,谢让金,郑永强,王克健,邓烈. 2016

[5]锦橙不同树冠部位和不同季节叶片的解剖结构. 李劲,李学柱. 1989

[6]手持式黄油桃可溶性固形物可见近红外光谱检测设备研制. 朱文杰,黄文倩,祝清震,樊书祥. 2024

[7]可见-近红外光谱技术结合递归变量选择算法对土壤全氮与有机质含量测定研究. 贾生尧,唐旭,杨祥龙,李光,张建明. 2014

[8]可见近红外光谱结合多元统计分析的面粉吸水率检测模型构建. 吴永清,唐娜,黄璐瑶,崔雨同,张波,郭波莉,张影全. 2023

[9]锦橙机械榨汁和手工榨汁香气成分的比较. 乔宇,范刚,程薇,王少华,熊光权,廖李,汪兰,杜欣,潘思轶. 2011

[10]锦橙裂果的钙素营养生理及施钙效果研究. 温明霞,石孝均. 2012

[11]锦橙叶片镁质量分数与若干光合指标的相关性. 凌丽俐,彭良志,曹立,淳长品,江才伦. 2009

[12]锦橙果实大小与品质关系的观察研究. 丁志祥,唐尧春,吴正琴,谢永红,吴艮祖. 1993

[13]锦橙产量构成因素的通径分析. 欧毅,郭爱民,毛启才,曹照春. 1993

[14]重庆三峡库区锦橙叶片的营养状况. 王传波,彭良志,淳长品,凌丽俐,曾明. 2010

[15]生物源保鲜剂枯草芽孢杆菌对锦橙贮藏病菌敏感性和保鲜效果. 刘浩强,李鸿筠,向可海,冉春,胡军华,姚廷山,向琴,杨华,陈洪明. 2015

[16]nptⅡ::gfp在锦橙遗传转化中转化效率的研究. 何丹丹,邹修平,解栋梁,彭爱红,许兰珍,何永睿,陈善春. 2014

[17]溶剂萃取法和固相微萃取法分析比较锦橙汁的香气成分. 乔宇,程薇,王少华,廖李,汪兰,于巍,潘思轶. 2010

[18]锦橙的选种经过. 郭树民. 1989

[19]缺镁对北碚447锦橙光合作用特性的影响. 凌丽俐,彭良志,曹立,江才伦,淳长品,张广越,王振兴. 2009

[20]不同套袋处理对北碚447锦橙果实色泽的影响. 王武,邓烈,何绍兰,易时来.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