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色期葡萄果肉代谢组变化对土壤水分的响应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坤

作者: 张坤;王玉安;郝燕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葡萄;延迟栽培;转色期;水分;代谢组

期刊名称: 灌溉排水学报

ISSN:

年卷期: 2020 年 012 期

页码: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探究红地球葡萄延迟栽培模式下,增加土壤水分对转色期葡萄果肉代谢组特征的影响.[方法]以延迟栽培的红地球葡萄为试材,在葡萄转色前20d左右,利用自动灌溉系统控制土壤体积含水率分别达到0.15m3/m3(低水分)、0.18m3/m3(中水分)和0.24m3/m3(高水分),并维持到试验结束.当低水分处理果实进入转色时采样,并采用液质联用(LC-MS)技术分析比较不同水分处理下果肉非靶向代谢组学差异.[结果]随着土壤供水量降低,果实可溶性固形物量增加.代谢组数据显示,与高水分处理相比,低水分处理的果肉中出现27个差异代谢物(POS),其中鸢尾苷、乙酰丙酸等11种代谢物的FC值(差异倍数,FoldChange)上调,丁醛类等16种代谢物物FC值下调,是果实成熟度高的特征;中水分和高水分处理相比,葡萄果肉有13种差异代谢物上调,20种下调,其中甲酮和白藜芦醇二聚体(下调)的FC值较小;与高水分相比,低水分和中水分处理富集到的代谢途径中有8条相同,且代谢途径中主要的差异代谢物均指向丙酮酸.[结论]高的土壤含水率明显延缓果实的成熟进程,包括可溶性固形物降低,与色素积累、香气、细胞壁结构等相关的代谢产物明显降低;丙酮酸是葡萄转色期最活跃的代谢物.

分类号: S663.1%S152.7

  • 相关文献

[1]葡萄延迟栽培研究进展. 赵海亮,赵文东,孙凌俊,高圣华,马丽. 2011

[2]葡萄设施栽培的类型及主要适宜地区. 孙凌俊. 2010

[3]葡萄延迟栽培几个调控因素的总结. 魏国增,赵海亮,王振家. 2009

[4]光质对延迟栽培巨峰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 赵文东,郭修武,王欣欣,孙凌俊,赵海亮,高圣华,马丽. 2011

[5]大庆地区温室葡萄延迟栽培技术规范. 胡禧熙. 2018

[6]云南干热河谷区'阳光玫瑰'葡萄延迟栽培关键技术. 王玉倩,周晓波,刘崇怀,李姝莹,郭淑萍,吴艳迪,和丽秋,张永辉. 2023

[7]葡萄延迟栽培技术探究. 崔克强. 2019

[8]云南绿汁江河谷区葡萄延迟栽培技术规程. 孔维喜,龚向光,李静,谭炜,王文学,马泽启,何璐,吕维梧,陈大明,张永辉. 2017

[9]‘意大利'葡萄延迟栽培挂树贮藏期间果实品质的变化. 张克坤,王海波,王孝娣,史祥宾,王宝亮,郑晓翠,刘凤之. 2016

[10]基于主成分分析的葡萄延迟栽培品种综合评价. 李凯,商佳胤,张鹤,王丹,苏宏. 2021

[11]‘意大利’葡萄延迟栽培挂树贮藏期间果实品质的变化. 张克坤,王海波,王孝娣,史祥宾,王宝亮,郑晓翠,刘凤之. 2016

[12]多组学技术揭示葡萄叶片响应灰葡萄孢菌侵染的抗性机制. 方献平,和雅妮,奚晓军,查倩,张丽勍,蒋爱丽. 2019

[13]水分对葡萄的重要性及调控技术探析. 陈晓东,周军永,陆丽娟,俞飞飞,刘茂,孙其宝. 2014

[14]葡萄越冬期间枝条水分含量变化的研究. 张国军,闫爱玲,徐海英. 2007

[15]基于Weibull分布函数的葡萄干燥过程模拟及应用. 白竣文,王吉亮,肖红伟,巨浩羽,刘嫣红,高振江. 2013

[16]紫叶紫薇新品系叶色变化理化因素研究. 王莹,李敏,谈峰,马祥建,郭聪,李玉娟. 2018

[17]不同负载量下摘叶对‘美乐’葡萄果实着色的影响. 郝燕,朱燕芳,王元元,白耀栋. 2022

[18]深紫灰色糯玉米籽粒花色苷组分的动态分析. 王晨宇,王慧,俞尧,胡颖雄,张超,黎秋莹,徐雯,张正林,孙萍东,卢有林,卫季辉,施标,卢媛,郑洪建. 2023

[19]枇杷果皮热伤害发生影响因子研究. 邓朝军,蒋际谋,张小艳,许奇志,章希娟,魏秀清,郑少泉. 2012

[20]紫色西番莲转色期果实色泽与品质的动态变化及其相关性. 李巍,郝玺文,吴建鸿,郭嘉,林香信. 202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