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条纹病毒和介体灰飞虱抗性的QTL分析(英文)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孙黛珍

作者: 孙黛珍;江玲;刘世家;张迎信;黄培鸿;程遐年;翟虎渠;万建民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水稻条纹叶枯病;介体灰飞虱;回交重组自交系;QTL分析;上位性

期刊名称: 作物学报

ISSN: 0496-3490

年卷期: 2006 年 32 卷 06 期

页码: 805-81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水稻品种Kasalath高抗条纹病毒和介体灰飞虱。为剖析不同抗性类型基因之间的关系,利用回交重组自交系群体Nipponbare/Kasalath//Nipponbare分析了对条纹病毒和介体灰飞虱抗性的数量性状基因座。结果在第11染色体S2260~G257标记区间检测到1个与条纹病毒抗性相关的QTL(qSTV11),LOD值为9.2,贡献率为35.79%;在第3染色体R1618~C595和R2170~C1135标记区间各检测到1个与介体灰飞虱抗性相关的QTL(qSBPH3-a,qSBPH3-b),LOD值和贡献率分别为3.12和2.96,11.69%和11.36%,表明条纹病毒和介体灰飞虱抗性由不同基因所控制,而且两者之间不相关。此外,还分别检测到两对与条纹病毒和介体灰飞虱抗性相关的上位性QTL,暗示水稻对条纹病毒和介体灰飞虱的抗性受主效和上位性QTL的共同影响。进一步分析发现SSR标记BJ11-8与qSTV11紧密连锁,为分子标记辅助选择高抗条纹叶枯病水稻品种提供了基础。

分类号: S435.11

  • 相关文献

[1]烤烟几种化学成分的QTL初步分析. 肖炳光,卢秀萍,焦芳蝉,李永平,孙玉合,郭兆奎. 2008

[2]陆地棉中G6主要性状主效和上位性QTL分析. 张先亮,高俊山,宋国立,刘方,黎绍惠,刘克锋,楚宗艳,邵玉英,王坤波. 2009

[3]水稻条纹叶枯病抗性位点的检测和效应分析. 李余生,张亚东,朱镇,陈涛,赵凌,王才林. 2008

[4]十和田/丽粳2号回交重组自交系糙米Zn含量与其他元素和农艺性状间相关性. 孙正海,曾亚文,杨树明,普晓英,杜娟. 2010

[5]水稻苗期氮素吸收及其相关性状的QTL分析. 王彦荣,代贵金,大杉立,山岸辙,程式华. 2010

[6]东乡野生稻低温发芽力QTL定位及超级稻耐冷改良. 胡涛,宋佳瑜,吴爱婷,刘思彤,郭志富,姜秀娟,高继平,赵明辉,黎毛毛. 2018

[7]利用回交重组自交系定位稻米赖氨酸含量的基因座位. 唐绍清,胡培松,罗炬,焦桂爱,万建民,石春海. 2008

[8]胡萝卜始花期、主薹高和单株种子量的QTL分析. 申琪,欧承刚,孙婷婷,刘波,曹琼文,赵志伟,孔小平,庄飞云. 2018

[9]利用回交重组自交系群体检测水稻抗灰飞虱数量性状基因座. 段灿星,翟虎渠,万建民. 2008

[10]干旱胁迫下水稻柱头外露率加性、上位性效应和Q×E互作的剖析(英文). 余新桥,梅捍卫,罗利军,刘国兰,刘鸿艳,邹桂花,胡颂平,李明寿,吴金红. 2006

[11]水分梯度下水稻CT,LWP和SF的相关及其QTL定位研究. 刘鸿艳,邹桂花,刘国兰,胡颂平,李明寿,余新桥,梅捍卫,罗利军. 2005

[12]水稻粒重及其相关性状的遗传解析. 徐建龙,薛庆中,罗利军,黎志康. 2002

[13]水稻显性核不育及其恢复性的遗传规律研究. 贺浩华,刘宜柏,蔡跃辉,余秋英,李季能,刘建萍. 1999

[14]上位性效应等水稻杂种优势理论的探讨与展望. 郑建华,孙永建,唐清. 2010

[15]水稻籼粳交DH群体耐热性的QTLs定位. 曹立勇,朱军,赵松涛,何立斌,颜启传. 2002

[16]选择基因型在数量性状基因定位中的应用. 孙艳萍,王建康. 2009

[17]玉米八个产量相关性状的QTL鉴定. 曹晓良,翟立红,刘瑞响,陶勇生,张祖新. 2012

[18]利用CSSL和BIL群体分析稻米垩白率QTL及互作效应. 周立军,刘喜,江玲,郑蕾娜,陈亮明,刘世家,翟虎渠,万建民. 2009

[19]优质水稻品种越光(Koshihikari)中控制稻米淀粉RVA谱特征值的QTL分析. 张永生,江玲,刘喜,刘世家,陈亮明,翟虎渠,万建民. 2010

[20]大豆粒形性状主效QTL、环境互作和上位性检测. 梁慧珍,余永亮,杨红旗,张海洋,董薇,杜华,崔暐文,刘学义,方宣钧.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