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春玉米高产纪录的创造与思考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程雅婷

作者: 程雅婷;李荣发;王克如;谢瑞芝;侯鹏;明博;薛军;张国强;刘广周;李少昆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玉米;高产纪录;水肥一体化;膜下滴灌

期刊名称: 玉米科学

ISSN:

年卷期: 2021 年 002 期

页码: 56-5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2020年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栽培与生理创新团队在新疆奇台创造24 948.75 kg/hm2的玉米产量,刷新全国玉米高产纪录。研究团队采取玉米密植高产栽培技术,在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生产条件下,4月14日播种,宽窄行70 cm+40 cm配置,播种密度135 000株/hm2,产量最高的品种是MC670,收获穗数129 630穗/hm2,穗粒数549.4粒,千粒重378.0 g,单穗粒重193 g。本文总结高产纪录玉米田生产过程的主要管理环节和高产群体的主要指标,为玉米高产提供参考。

分类号: S513

  • 相关文献

[1]内蒙古西部植棉区棉花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栽培技术规程. 路战远,咸丰,张建中,陈立宇,杨建强,苏和,张向前,程玉臣,宿志安,姜晓平. 2017

[2]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在色素辣椒生产中的应用. 丁峰,李磐,唐亚莉,蒲胜海. 2022

[3]冬马铃薯水肥一体化施肥技术研究. 肖石江,吴琼芬,梁淑敏,普红梅,邵艳,高森,季寿堂,隋启君,李燕山. 2018

[4]玉米高产纪录田块技术与效益分析. 李少昆,王克如,杨小霞,韩冬生,王玉华,谢瑞芝,侯鹏,明博. 2017

[5]小麦-玉米滴灌水肥一体化的节水增产效应. 武继承,杨永辉,潘晓莹,丁晋利,韩伟锋,何方. 2017

[6]玉米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研究进展. 高玉山,孙云云,刘方明,窦金刚,侯中华. 2016

[7]种植密度和灌溉量对西辽河平原春玉米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张明达,张国强,王克如,谢瑞芝,侯鹏,明博,薛军,李少昆. 2023

[8]小麦-玉米周年水肥一体化增产效应. 武继承,杨永辉,潘晓莹. 2015

[9]玉米大垄双行浅埋滴灌水肥一体化栽培技术. 刘洋,赵秀梅,王立达,李青超,刘悦,兰英,韩业辉,刘颖. 2023

[10]水肥互作对小麦—玉米周年产量及水分利用率的影响. 武继承,杨永辉,郑惠玲,潘晓莹. 2015

[11]霍城县玉米水肥一体化技术应用试验. 王招友,柳延涛,方海晶. 2016

[12]氮肥减量后移对喷灌玉米产量和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 刘见,宁东峰,秦安振,孙彬,刘战东,肖俊夫,丁鹏飞,臧海涛,张寄阳. 2020

[13]玉米密植精准调控高产技术在郸城县的应用. 王会锋,李春苗,齐红志,王中月,周鼎,李廷辉,赵金锐,郭若冰,赵霞. 2025

[14]膜下滴灌条件下不同灌水量对玉米产量及土壤水分的影响. 张昊,郝春雷,孟繁盛,慈艳华,郑伟,张丽研,边丽梅,董喆,霍剑锋. 2016

[15]玉米膜下滴灌播种机械化技术在朝阳县的推广应用. 刘戈,牟楠. 2013

[16]玉米机械化膜下滴灌播种技术研究. 张旭. 2012

[17]膜下滴灌水氮耦合对玉米光合特性的影响. 戚迎龙,史海滨,李瑞平,赵靖丹,冯亚阳. 2017

[18]吉林省半干旱区膜下滴灌施磷管理对玉米生长与产量及土壤磷素平衡的影响. 李前,侯云鹏,尹彩侠,孔丽丽,秦裕波,王蒙,徐晨,刘志全,王立春. 2019

[19]膜下滴灌水肥耦合对半干旱区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徐泰森,孙扬,刘彦萱,孙云云,高玉山,刘方明,窦金刚,侯中华,刘慧涛. 2016

[20]水氮互作对膜下滴灌玉米产量及水氮利用的影响. 李玉斌,马忠明.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