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条件下玉米叶面积变化及地上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杨国虎

作者: 杨国虎;李建生;罗湘宁;王承莲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玉米;干旱;叶面积;干物质积累

期刊名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ISSN: 1000-2782

年卷期: 2005 年 33 卷 05 期

页码: 27-3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在干旱地区自然降水条件下,对4个大面积推广的玉米杂交种进行不同干旱处理,测定其叶面积及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变化。结果表明,拔节到灌浆初期是干旱影响玉米叶片生长及叶片功能发挥的重要时期;干旱影响玉米大喇叭口期至乳熟期的干物质积累,使玉米最大干物质积累时期推迟到开花期至乳熟期;苞叶和茎鞘中的干物质向籽粒的转运率较高,茎鞘中积累的干物质对玉米籽粒的贡献率最高。干旱条件下,玉米在大喇叭口期至乳熟期具有较大的叶面积、较强的光合能力和较长的光合功能期,对乳熟期获取较大的生物产量和提高籽粒产量都有很大的作用,玉米的耐旱性相应增强。

分类号: S513

  • 相关文献

[1]不同种植方式下马铃薯的群体结构研究. 何庆才,何昀昆. 2007

[2]双季稻不同生育期净同化速率对大气CO_2浓度和温度升高的响应. 马娉,李如楠,王斌,李玉娥,万运帆,秦晓波,刘硕,高清竹. 2020

[3]水稻强化栽培试验研究. 陆秀明,黄庆,刘军,刘怀珍. 2004

[4]寒地水稻生长发育动态研究初探. 李炜,许显滨,矫江,鲛岛良次,神田英司. 2008

[5]川中丘陵区套作玉米适宜种植密度研究. 陈红琳,沈学善,王昌桃,刘定辉. 2013

[6]不同耕作方式对小麦花后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 何文铸,李贝弗,刘永红,荣廷昭. 2005

[7]EM浸种对玉米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李立,欧阳西荣. 2012

[8]玉米叶形相关性状的Meta-QTL及候选基因分析. 郭书磊,张君,齐建双,岳润清,韩小花,燕树锋,卢彩霞,傅晓雷,陈娜娜,库丽霞,铁双贵. 2018

[9]玉米不同生长阶段"生长中心"和"供长中心叶"的探讨. 任其云. 1975

[10]玉米不同叶位叶面积的QTL定位. 安允权,张君,席章营,李明娜,李沛. 2016

[11]玉米自交系株型及其光合特性的研究. 李少昆,赵明,郭小强,尚有军,王树安,王美云. 1999

[12]不同耕层构造对玉米叶面积和SPAD值的影响. 郑洪兵,齐华,刘武仁,郑金玉,罗洋,李瑞平,李伟堂. 2014

[13]基于数字图像的玉米叶面积测量方法研究. 马彦平,白由路,高祥照,卢艳丽,杜君. 2009

[14]基于图像二值化的玉米叶面积指数提取方法. 王奎,冯建中,白林燕,林孝松,赵燕,冉启云. 2015

[15]玉米穗三叶叶长和叶面积的QTL定位. 王新涛,杨青,李保叶,代资举,郝俊杰. 2022

[16]高产玉米杂交种选择指标的研究. 韩志景,王殿昌,王奎生,崔良国. 1998

[17]图像处理技术在玉米叶面积测量中的实际应用. 宋英博,郭伟,张洪权,孟凡祥,王囡囡,李于. 2015

[18]沈综玉米群体植株性状改良效果研究. 杨彦忠,杜鸣銮. 2010

[19]玉米间套作物群体的研究. 朱金庆,徐明时,褚田芬,叶凤鸣. 1992

[20]玉米产量潜力及超高产物质积累途径优化分析方法. 王存凯,陈鹏飞,陶洪斌,孟祥盟,刘慧涛,刘武仁,王璞,廖树华.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