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临界CO_2萃取猴头菌中脂肪酸的GC-MS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宋明杰

作者: 宋明杰;罗靖;刘畅;侯召华;孙印石

作者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

关键词: 猴头菌;脂肪酸;GC-MS;超临界流体萃取

期刊名称: 食品科技

ISSN: 1005-9989

年卷期: 2016 年 04 期

页码: 272-27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采用超临界CO_2萃取法提取猴头菌中油脂类成分,以提取率为评价指标,提取压力、温度和挟带剂量为变量,优化超临界提取工艺。猴头油脂类成分甲酯化后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脂肪酸组成,并以37种脂肪酸混合标准品为参照物,外标法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超临界的提取压力和挟带剂量为提取率的显著影响因素,最优提取条件为压力40 MPa、温度35℃、挟带剂量20 mL,得率为7.59%。猴头菌超临界CO_2萃取法提取物中最多检测出14种脂肪酸,其中不饱和脂肪酸有4种,以亚油酸和油酸的含量较高。组合8、9和追加组的提取率较高,其所含的脂肪酸量基本相近。组合9含量略高,其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约占总脂肪酸的83%,其中多不饱和脂肪酸亚油酸含量最高,达到281.98μg/g,单不饱和脂肪酸油酸次之,含量为193.25μg/g。该研究为猴头菌的质量评价及其保健食品研发提供实验依据。

分类号: O657.63`TS219

  • 相关文献

[1]三叶木通种子脂肪酸成分的GC-MS分析. 王中炎. 2006

[2]GC-MS分析3个大球盖菇菌株脂肪酸组成及含量. 赵妍,任畇霏,陈明杰,查磊,宋晓霞,郭力刚,王晨光. 2018

[3]不同热加工方式对罗非鱼片食用品质的影响. 李锐,孙祖莉,李来好,杨贤庆,魏涯,岑剑伟,相悦,赵永强. 2020

[4]市售调味型澳洲坚果仁脂肪酸的GC-MS检测与因子分析. 张涛,宋海云,贺鹏,韦媛荣,王文林,覃振师. 2021

[5]绥阳子弹头干椒风味品质分析. 杨创创,何建文,张正海,于海龙,冯锡刚,吴华茂,曹亚从,王立浩. 2023

[6]不同品种亚麻籽脂肪酸含量的GC-MS分析. 廖丽萍,肖爱平,冷鹃,杨喜爱,程毅,孙向平. 2014

[7]我国主栽棉花品种种子的脂肪酸组成与分析. 王美霞,马磊,杨伟华. 2016

[8]土壤环境中农药残留提取方法综述. 李卫建,刘潇威,买光熙,吕俊岗,王璐. 2006

[9]超临界萃取结合分子蒸馏纯化生姜精油及其挥发性成分分析. 郭家刚,杨松,伍玉菡,朱倩,杜京京,江舰. 2024

[10]不同预处理方式对超临界流体萃取葡萄皮精油影响的研究. 张振华,闫红,葛毅强,倪元颖,蔡同一. 2003

[11]超临界CO2流体萃取灵芝三萜类物质的工艺研究. 李淑芳,张志军,陈晓明,魏雪生,罗莹. 2011

[12]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在食品中的应用研究. 杜方岭,王文亮,王兆华. 2008

[13]超临界流体萃取紫芝挥发油成分的GC-MS分析. 吴建国,王宏雨,吴岩斌,陈体强. 2012

[14]中药复方TF-103的CO_2超临界萃取工艺研究. 费陈忠,薛飞群,刘咏海. 2006

[15]超临界流体萃取葡萄皮精油的影响因素研究. 张振华,闫红,倪元颖,葛毅强,蔡同一. 2004

[16]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及其在油脂加工中的应用. 郑亚军,陈华,李艳,黄宇峰,赵松林. 2008

[17]超临界流体技术在生物资源活性成分萃取中的应用及展望. 陈伟,吴畏,黄开华,张红霞,唐乐珊,方亮. 2009

[18]现代中药提取技术研究进展. 张艳,刘雪松,郝敬友,薛沾枚,尹珺伊,苏景,唐伟,孙洪杰,史同瑞. 2022

[19]大豆胚芽中功能性油脂的研究. 刘云,朱丹华. 2005

[20]紫芝超临界萃取物中3种三萜醇的分离与鉴定. 陈体强,吴锦忠,吴岩斌.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