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山港日本对虾增殖放流的效果评价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姜亚洲

作者: 姜亚洲;凌建忠;林楠;袁兴伟;李圣法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本对虾;增殖放流;回捕率;体征状况

期刊名称: 生态学报

ISSN: 1000-0933

年卷期: 2012 年 32 卷 09 期

页码: 2651-265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日本对虾是中国近海重要的增殖品种,2010年象山港分两批次放流日本对虾苗种约1.67亿尾。通过对放流苗种存活状况、洄游分布、生长特性及回捕情况的跟踪调查,对象山港日本对虾的增殖效果做出初步评价。结果表明:(1)日本对虾放流苗种在8月中旬成为补充群体,集中于港区底部进行索饵育肥;9月中旬,第1、2批放流苗种的平均体长分别达到95.4 mm和71.4 mm,成活率分别约为0.79%和1.06%;10月上旬,随着港区水温降低,增殖苗种资源量锐减。(2)协方差分析表明:日本对虾增殖群体和自然群体的体长-体重关系存在显著性差异,增殖群体的体征状况明显优于自然群体。(3)日本对虾放流苗种在港区主要为桁杆拖虾和地笼网渔业所利用,在港区滞留期间,回捕率约为0.25%。总结发现:栖息地破坏及放流苗种的过早利用是制约象山港日本对虾增殖效果的重要因素,优化增殖策略、保护港区生态环境应是今后港区增殖工作的重点。

分类号: S931.5

  • 相关文献

[1]山东省海蜇增殖放流回顾与思考. 焦金菊,张玉钦,张金浩,李灵智,邱盛尧. 2021

[2]山东半岛南部海域三疣梭子蟹增殖放流群体回捕率. 谢周全,邱盛尧,侯朝伟,金显仕. 2014

[3]大亚湾真鲷标志放流技术的研究. 林金錶,陈琳,郭金富,陈涛. 2001

[4]崂山湾中国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增殖放流的效果评价. 袁伟,林群,王俊,孙坚强,陈瑞盛. 2015

[5]大亚湾黑鲷标志放流技术. 林金錶,陈涛,陈琳,郭金富. 2001

[6]克氏螯虾养殖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吴桂亮. 2008

[7]人工鱼礁附着生物在海洋牧场构建中的作用及研究现状. 李真真,关长涛,公丕海,王腾腾,刘超,李梦杰. 2014

[8]莱州湾鱼类群落的营养结构及其变化. 张波,吴强,金显仕. 2013

[9]菜州湾鱼类群落的营养结构及其变化. 张波,吴强,金显仕. 2013

[10]渤海鱼类群落结构及其主要增殖放流鱼类的资源量变化. 单秀娟,金显仕,李忠义,陈云龙,戴芳群. 2012

[11]乌江思林水电站库区鱼类增殖放流效果初步研究. 郭艳娜,陈栋为,赵再兴,陈国柱,张虎成,徐海洋,夏豪,刘霆. 2018

[12]三疣梭子蟹线粒体基因组SNP在增殖放流家系识别中的应用. 赵莲,李志辉,张培,薛蓓,赖晓芳,张庆起,高焕,阎斌伦. 2018

[13]许氏平鲇的食物组成及其食物选择性. 张波,李忠义,金显仕. 2014

[14]基于微卫星标记对长江中上游胭脂鱼增殖放流效果的评估. 成为为,汪登强,危起伟,王成友,杜浩,吴金明,李雷. 2014

[15]国内外海洋牧场发展历程与定义分类概述. 陈丕茂,舒黎明,袁华荣,冯雪,佟飞,陈权,陈钰祥,于杰,陈国宝,余景,曾雷,黎小国. 2019

[16]使用微卫星标记评估北部湾长毛对虾增殖放流效果. 刘胜男,孙典荣,刘岩,杨长平,单斌斌,周文礼. 2019

[17]象山港黄姑鱼增殖群体早期生态适应特征. 张辉,姜亚洲,袁兴伟,林楠,凌建忠. 2020

[18]天津市渔业资源增殖放流现状及展望(英文). . 2019

[19]绥芬河大麻哈鱼增殖放流效果评估. 王继隆,刘伟,杨文波,李培伦,王维坤. 2019

[20]基于Ecopath模型的珠江口6种增殖放流种类生态容纳量估算. 刘岩,吴忠鑫,杨长平,单斌斌,刘胜男,孙典荣.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