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田土壤团聚体的空间变异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顾鑫

作者: 顾鑫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土壤团聚体;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变异

期刊名称: 黑龙江农业科学

ISSN: 1002-2767

年卷期: 2017 年 08 期

页码: 43-46

摘要: 为更好地进行现代化农田管理,以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大庆分院试验基地一旱田为研究对象,运用地统计学理论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对研究区土壤团聚体的空间变异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该研究区中,>5.00mm、0.50~0.25mm、<0.25mm三个级别团聚体均表现为中等变异;5.00~2.00 mm、2.00~1.00mm、1.00~0.50 mm三个级别团聚体均表现为强变异。土壤MWD在0.20~2.16 mm,平均为0.84mm,表现为中等变异。土壤各级团聚体和土壤MWD统计上服从正态或对数正态分布,空间上呈现明显的变异性。

分类号: S152.4

  • 相关文献

[1]基于GIS的村级尺度土壤养分空间变异及其养分管理研究. 张建. 2010

[2]喀斯特地区烟田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异特征. 腊贵晓,顾怀胜,刘国顺,李祖良,翟欣. 2012

[3]基于ArcGIS地统计分析模块的土壤养分空间变异分析——以云南省建水县为例. 刘晓林,李文峰,杨林楠,徐文博. 2012

[4]曲靖植烟土壤pH和主要养分空间变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杨树明,余小芬,邹炳礼,解燕,刘加红,王瑞宝,吕亚琼,蔡永占,张素华,邱学礼. 2021

[5]基于GIS的文山植烟土壤中、微量养分空间变异特征研究. 李鹏飞,余小芬,杨树明,朱艳梅,邹炳礼,徐天养,王影,邱学礼. 2022

[6]基于WSNs和地统计学的土壤水分空间变异研究. 李建华,刘序,缑武龙,胡月明,程家昌. 2014

[7]湘南丘岗红壤地区土壤肥力质量指标的空间变异特征. 张杨珠,罗尊长,曾希柏,廖超林,黄运湘,周卫军. 2012

[8]覆膜对谷子农艺性状、产量及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张野,王显瑞,赵禹凯,李书田,赵敏. 2012

[9]不同轮作序列对旱地胡麻土壤有机碳稳定性的影响. 刘栋,崔政军,高玉红,剡斌,张中凯,吴兵,谢亚萍,牛俊义. 2018

[10]贵州地产玄参土壤团聚体特征. 张家春,张珍明,黄冬福,罗文敏,洪江. 2015

[11]南方红壤稻田与旱地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的特征差异. 李昌新,黄山,彭现宪,黄欠如,张卫建. 2009

[12]苎麻对红壤旱地土壤团聚体及其特性的影响. 钟义军,武琳,黄欠如,廖绵清,叶川,成艳红,孙永明,章新亮,熊春贵. 2014

[13]不同秸秆还田模式对黑钙土团聚体特征的影响. 高洪军,彭畅,张秀芝,李强,贾立辉,朱平. 2019

[14]不同年限旱砂田土壤团聚体及其有机碳分布特征. 杜少平,马忠明,薛亮. 2017

[15]沼液还田对旱地红壤有机质及团聚体特征的影响. 郑学博,樊剑波,周静. 2015

[16]接种蚯蚓对土壤团聚体分布、稳定性及有机碳赋存的影响. 于建光,胡锋,李辉信,王前进,王同. 2010

[17]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团聚体和硝态氮含量的影响. 任顺荣,邵玉翠,高宝岩,王德芳. 2006

[18]几种不同组合蚯蚓粪复合有机肥的效果试验. 张余良,孙长载. 2006

[19]宁夏半干旱黄土丘陵区土壤结构的退化特征. 王思成,王月玲,蔡进军,董立国,潘占兵,马璠,李生宝. 2013

[20]再生水灌溉对土壤团聚体中有机碳、氮和磷的形态及分布的影响. 郑顺安,陈春,郑向群,李松.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