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梅乙醇提取物抑菌作用及其抑菌成分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刘梦茵

作者: 刘梦茵;刘芳;周涛;诸永志;王道营

作者机构:

关键词: 乌梅;抑菌活性;薄层层析;生物自显影

期刊名称: 食品科学

ISSN: 1002-6630

年卷期: 2011 年 32 卷 17 期

页码: 190-19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研究乌梅乙醇提取物(以下简称醇提物)的抑菌活性以及热处理和pH值对抑菌活性的影响,并通过薄层层析-生物自显影技术对醇提物的主要抑菌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乌梅醇提物对蜡状芽孢杆菌和假单胞菌等有很强的抑制作用,最小抑菌质量浓度(MIC)在2.5~5.5mg/mL之间,最适pH值为5~6,对热稳定。当薄层层析的展开剂为氯仿、甲醇(体积比5:1)时,通过与柠檬酸、碱中和为pH7的乌梅醇提物比较,初步确定乌梅醇提物中起主要抑菌作用的是有机酸。

分类号: R285`R284

  • 相关文献

[1]乌梅提取物对蜡状芽孢杆菌的抑菌机理研究. 刘梦茵,刘芳,周涛,诸永志,徐为民. 2012

[2]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研究乌梅改善消化不良的作用机制. 林炎娟,方智振,周丹蓉,陈文光,叶新福. 2022

[3]露兜果实的抗氧化及抗菌活性研究. 李奕星,马蔚红,袁德保,郑晓燕,陈娇,李芬芳,郑丽丽,谭琳,臧小平. 2013

[4]农抗万隆霉素的生物自显影检测技术研究. 潘淑勇,林壁润,谢双大,江学斌,沈会芳,刘坚真. 2004

[5]铁钉菜乙醇提取物对真菌生长的影响. 欧阳桐娇,郑怡,刘艳如,林勇,郭文杰,江枝和. 2007

[6]日本凹顶藻的活性物质对姬松茸病原菌的抑制作用研究. 林勇,郑怡,林新坚. 2006

[7]鹿茸有效成分的研究——脂溶性成分的分离与鉴定. 金顺丹,郑敏芝. 1981

[8]鸭舌草代谢物的抗氧化作用研究. 周勇军,董乃源,王庆钰,余柳青. 2009

[9]微生物天然产物早期鉴别及去重复方法研究进展. 王开梅,张亚妮,吴兆圆,杨自文. 2013

[10]人参三萜成份的提取、分离和鉴定. 李向高,滕芬婷. 1979

[11]ε-多聚赖氨酸产生菌发酵研究与产物鉴定. 蔡闯,黄莉,邹强,王卫,刘达玉. 2014

[12]人参有效成分的研究(一)-人参皂甙及其皂甙元的提取、分离和鉴定. 李向高,滕芬婷. 1978

[13]~(14)C-绿黄隆结合残留物的超临界流体提取及鉴定. 郭江峰,孙锦荷,叶庆富,平霄飞. 1998

[14]出芽短梗霉新菌株RM1603产普鲁兰多糖条件优化及多糖分析. 沈琦,张殿鹏,郝雅荞,罗翔莲,杨佳瑶,魏步云,李欧,赵洪新. 2019

[15]出芽短梗霉PA-2产除草活性物质的初步分离. 程亮. 2016

[16]彩色马铃薯块茎色素初步分析. 李山云,隋启君,杨琼芬,卢丽丽,李文鹏,李先平. 2013

[17]冷藏兔肉中嗜冷菌的分离鉴定及其产生物胺的特性分析. 王新新,刘芳,王道营,诸永志,吴海虹,卞欢,许晓曦,徐为民. 2014

[18]鲢鱼各部位磷脂组分及脂肪酸组成分析. 邹舟,王琦,于刚,张维农,王海滨. 2014

[19]利用氨基酸分子比鉴别放线菌胞壁类型的研究. 白林泉,袁德军,胡传炯,梁蓉芳,周启,周平贞. 1997

[20]薄层层析法分离菊芋汁中低聚糖. 杨雅麟,王建华,张帆,滕达. 200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