簇毛麦及其与普通小麦杂种双二倍体的C-分带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钟少斌

作者: 钟少斌;姚景侠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簇毛麦;普通小麦;双二倍体;C-分带

期刊名称: 遗传

ISSN: 0253-9772

年卷期: 1992 年 03 期

页码: 7-9+5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本研究对簇毛麦(Haynaldia villosa),普通小麦“农大146”(Triticum aestivum)及其产生的双二倍体进行了C-分带分析,结果表明:(1)7对簇毛麦染色体均可显示清晰的带型、根据带型可以把各簇毛麦染色体与小麦染色体相互区别开来;(2)普通小麦-簇毛麦双二倍体的染色体数变幅在53-56之间,其中2n=56的个体占57.68%。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1]不同小麦背景小簇麦双二倍体的品质、抗病性及分子细胞遗传学研究. 傅杰,周荣华,赵继新,陈漱阳,杨群慧. 2001

[2]一个小麦-黑麦染色体代换的细胞学鉴定. 钟少斌,姚景侠. 1992

[3]1B/1R易位系——“84059-4-2”的细胞学鉴定. 钟少斌,姚景侠. 1991

[4]新转育的5B缺体-5D四体的细胞学鉴定. 钟少斌,姚景侠,钟小仙. 1991

[5]阿拉拉特小麦染色体的C-带和N-带分析. 张旭,臧宇辉,钟少斌,刘朝晖,秦浚川,姚景侠. 2000

[6]尾状山羊草与硬粒小麦、普通小麦的杂交及外源染色质检测. 孔秀英,周荣华,董玉琛,贾继增. 1999

[7]簇毛麦易位系V9125-2抗条锈基因YrWV的遗传分析和SSR分子标记. 王睿,张书英,徐中青,陈洁,李强,侯璐,井金学. 2011

[8]利用组织培养和辐射诱变创造高频率小麦与簇毛麦染色体易位. 李洪杰,郭北海,张艳敏,李义文,杜立群,李银心,贾旭,朱至清. 2000

[9]小麦细胞分裂间期外源染色质的检测. 李洪杰,朱至清,杜立群,郭北海,石云素,唐顺学,李义文,贾旭. 1999

[10]应用辐射易位技术从簇毛麦向普通小麦转移抗白粉病基因的研究初报. 缪炳良,柳学余,莫建华. 1993

[11]用HBSG法对多枝赖草、普那菊苣根尖染色体进行C-分带的研究. 葛荣朝,赵茂林,赵宝存,沈银柱,黄占景. 2006

[12]普那菊苣的核型分析和C-分带研究. 葛荣朝,赵茂林,高洪文,赵保存,李国亮. 2002

[13]多枝赖草的C-分带与核型分析. 葛荣朝,赵宝存,沈银柱,黄占景,赵茂林. 2004

[14]“中国春”小麦-偃麦草易位系的创制与鉴定. 刘凤歧,张月学,唐凤兰,李集临,徐香玲. 2009

[15]黑粒小麦‘冬黑10号’的细胞学和麦谷蛋白组成分析. 郭明慧,裴自友,温辉芹,张立生,程天灵,李雪. 2012

[16]小麦-茸毛偃麦草异附加系Y176-3的分子细胞遗传学鉴定. 李光蓉,杨足君,畅志坚. 2006

[17]木薯染色体的C-分带研究. 曾霞,庄南生,李开绵. 2003

[18]偏凸-柱穗山羊草双二倍体SDAU18的细胞分子遗传学鉴定. 王玉海,鲍印广,郝元峰,袁园园,赵春华,王庆专,王洪刚. 2009

[19]偏凸-柱穗山羊草双二倍体与普通小麦不同杂种世代的染色体及性状分离特点. 王玉海,王黎明,鲍印广,崔法,郝元峰,宗浩,李兴锋,高居荣,王洪刚. 2009

[20]偏凸-柱穗山羊草双二倍体与普通小麦杂种F_1的细胞遗传学分析(英文). 明东风,王秀芹,付琪,赵庆玮,赵逢涛,王玉海.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