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冷害致灾机理研究进展及东北抗冷害防控策略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佟玉欣
作者: 佟玉欣;常本超;李玉影;刘双全;姬景红;魏丹
作者机构:
关键词: 低温冷害;致灾机理;防控策略
期刊名称: 黑龙江农业科学
ISSN: 1002-2767
年卷期: 2016 年 07 期
页码: 138-142
摘要: 为加强作物低温冷害研究,实现东北地区作物抗冷害减灾保产,探讨了低温对作物细胞分裂期到灌浆期的影响,以及不同生殖器官的冷害敏感程度。低温引起作物不孕,花粉和胚珠不孕,导致无法受精,进而影响籽粒灌浆。总结分析了低温胁迫的生理学原因,即:植物激素、糖类的变化。根据东北地区低温冷害的致灾机理,从筛选适宜作物品种、培肥地力、可降解地膜及秸秆覆盖、化学调控等方面入手,对东北地区作物抗冷害减损保产策略进行了概述。
分类号: S426
- 相关文献
[1]抽穗期低温冷害对大麦空壳率的影响. 陶红,陈晓静,沈会权,陈和,陈健,卞同洋,周汝芹,张彦平,徐相宏. 2005
[2]肥水措施对小麦穗部性状抗低温冷害的影响. 郭春强,曹燕燕,罗鹏,葛昌斌,黄杰,黄全民. 2014
[3]寒地水稻低温冷害防御技术研究进展. 陈书强,杨丽敏,赵海新,杜晓东,薛菁芳,周通,王翠,潘国君. 2012
[4]水稻冷害生理功能变化与调控研究进展. 王士强,赵海红,赵黎明,王丽萍,王贺,顾春梅,那永光. 2017
[5]黑龙江省低温冷害和风雹近36年的变化特征. 史风梅,裴占江,王粟,高亚冰,卢玢宇,刘杰,董雪莲. 2019
[6]黑龙江省玉米低温冷害致灾机理及防御措施. 孙磊,王丽华,高中超,刘卜鸣,佟玉欣,张磊,王爽,常本超. 2019
[7]1961-2018年吉林省水稻低温冷害时空变化特征. 郭春明,任景全,王冬妮,崔佳龙,穆佳,刘伟,曹铁华. 2020
[8]1986~2015年中国东北地区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变化特征. 何学敏,刘笑,殷红,游松财. 2019
[9]5-氨基乙酰丙酸和乙烯利复配剂对东北春玉米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李瑞杰,唐会会,王庆燕,许艳丽,房孟颖,闫鹏,董志强,张凤路. 2020
[10]玉米抗冷性研究进展. 扈光辉. 2009
[11]1986~2015年中国东北地区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变化特征. 何学敏,刘笑,殷红,游松财. 2019
[12]低温冷害下播期对不同小麦品种抗寒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刘月兰,孟维伟,南镇武,王娜,赵雪峰,张毅,王旭清. 2019
[13]冷害对黑龙江克拜地区大豆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张勇. 2013
[14]低温燃烧及致害低温对黄瓜叶片两种酶活性的影响. 岳青,范三红. 2002
[15]基于GIS的东北地区水稻低温冷害区划研究. 郭晓丽,王立刚,邱建军,李金华,祝必琴,肖金香,高懋芳. 2009
[16]水稻低温冷害的研究进展. 刘琳帅,卞景阳,孙兴荣,邵凯,刘凯,来永才,姜树坤. 2022
[17]黑龙江省水稻常见的生产障碍发生规律及防御对策. 李明贤. 2004
[18]防御玉米低温冷害专家系统. 曹永华,何维勋,欧阳达. 1992
[19]低温冷害对黑龙江省水稻栽培的影响及预防措施. 王江. 2012
[20]东北中部地区水稻不同生育时期低温处理下生理变化及耐冷性比较. 宋广树,孙忠富,孙蕾,杜克明,王夏.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控释尿素对寒地水稻农艺性状、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作者:姬景红;刘双全;马星竹;郝小雨;郑雨;赵月;王晓军;匡恩俊
关键词:水稻;控释尿素;农艺性状;产量;氮肥利用率
-
城市公园景观水体上覆水溶解性有机质荧光光谱特征
作者:史传奇;李艳;魏丹;陈曦;李子为
关键词:三维荧光光谱;景观水体;溶解性有机质;光谱指数;荧光强度
-
不同土壤及水分对稳定型尿素硝酸铵溶液调控氮素的影响及其肥效研究
作者:张迪;杜连凤;魏丹;金梁;丁建莉;王磊;董淑祺;肖强
关键词:尿素硝酸铵溶液;土壤酸碱;土壤水分;抑制剂;夏玉米
-
东北三省主要粮食作物生产碳足迹动态变化及其影响因子研究
作者:修圣智;李艳;魏丹;刘康萌;李硕;胡钰;金梁;丁建莉;杨振国
关键词:东北三省;主要粮食作物;碳足迹;碳排放;影响因素
-
不同熟制方式对克氏原螯虾风味的影响
作者:胡传峰;邱文兴;刘煊;王世哲;乔宇;涂子仪;曹锋;刘双全
关键词:克氏原螯虾;熟制方式;挥发性风味化合物;滋味化合物;多元统计学分析
-
不同谷子品种富硒能力及外源硒协同增效作用的研究
作者:黄子鹏;魏丹;迟凤琴;姚磊;丁建莉;李艳;金梁;何义利;李沛
关键词:谷子;叶面施硒;增效剂;籽粒硒含量;籽粒品质
-
不同耕作方式对东北旱地土壤养分和生物学性质的影响
作者:马星竹;郝小雨;赵月;郑雨;邢占强;于磊;姬景红;刘双全
关键词:耕作方式;黑土区;土壤养分;微生物数量;酶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