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区域植树造林对地表温度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丽平

作者: 王丽平;段四波;张霄羽;常胜;刘向阳;黄成;钱永刚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地表温度;IBM方法;植树造林;非辐射效应

期刊名称: 遥感学报

ISSN:

年卷期: 2021 年 008 期

页码: 1862-187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近些年随着中国植树造林计划的持续进行,植被覆盖不断增长,进而影响中国地表环境。地表温度是表征地表物理过程的重要参数,是地表—大气能量交换中的驱动因子,广泛应用于气候、水文、生态及气象等研究中,是众多基础学科研究的关键参数之一。为了分析植树造林战略对局地和区域尺度的影响,以指导相应政策的制定,本文采用IBM (Intrinsic Biophysical Mechanism)方法研究了中国区域植树造林对地表温度的影响,并讨论了辐射效应与非辐射效应以及不同林地类型对地表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1)植树造林对地表温度的影响在高纬度地区的寒冷季节表现为增温作用,而在温暖季节各纬度均表现为降温作用。(2)寒冷季节高纬度地区植树造林对地表温度的辐射效应较为强烈,而在其他季节各纬度植树造林对地表温度的非辐射效应占主导作用,辐射效应较为微弱。(3)开阔地转为林地时,不同林地类型对地表温度有不同的影响特征。开阔地转为落叶阔叶林时对地表温度的影响与植树造林对地表温度的总体影响变化具有相似特征,表现为在寒冷季节高纬度地区为增温作用,在低纬度地区均表现为降温作用,开阔地转为常绿针叶林、常绿阔叶林时对地表温度的影响均表现为降温作用。

分类号: S725

  • 相关文献

[1]荒漠化及其防治对策. 陈瑞清,王峰,殷惠春. 1997

[2]浅谈植树造林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宋春明,王洪伟. 2017

[3]植树造林技术与管理措施探析. 李杰. 2020

[4]基于耕地保护的农耕地植树造林研究. 李磊,鲁关立,郑书宏,李伟,任佳佳. 2023

[5]树种耐水湿筛选研究综述. 顾佳清,张智奇,周音,奚银兴,张建军,王军,唐雪元,沈根华,竺唯杰,潘士华,叶增基. 2004

[6]基于单通道算法的HJ-1B与Landsat 5 TM地表温度反演一致性研究. 罗菊花,张竞成,黄文江,杨贵军,顾晓鹤,杨浩. 2010

[7]基于空间内插的云下地表温度估计及精度分析. 涂丽丽,覃志豪,张军,刘梅,耿君. 2011

[8]翻耕对半干旱区高寒草甸地表水热条件的影响. 李乃杰,宜树华,秦彧,任世龙,陈建军. 2012

[9]农业旱灾监测中的地表温度遥感反演方法--以MODIS数据为例. 覃志豪,高懋芳,秦晓敏,李文娟,徐斌. 2005

[10]压砂种植模式对地表热场景观格局的影响. 候静,杜灵通,张学俭. 2016

[11]利用空间插值法估算云覆盖像元地表温度的可行性研究. 张军,覃志豪,刘梅,涂丽丽,周义,杨强. 2011

[12]长江三角洲地区地表温度年内变化规律与气候因子的关系分析. 徐永明,覃志豪,沈艳. 2010

[13]黑河中游绿洲化地表特征参数研究. 李芳,李元恒. 2019

[14]加尔各答市地表温度与不透水面比例季相相关性研究. 杨玉婷,汤家法,边金虎,李爱农,雷光斌,黄平,蒋梓淳. 2021

[15]吉林省地表温度时空变化及影响因素研究. 任景全,刘玉汐,王丽伟,王亮,王冬妮,郭春明,曹铁华. 2020

[16]"高分五号"卫星地表温度反演与验证. 王殿中,李任君,高懋芳,朱晓琳. 2020

[17]实用劈窗算法的改进及大气水汽含量对精度影响评价. 毛克彪,唐华俊,周清波,马柱国. 2008

[18]利用LANDSAT TM6反演地表温度所需地表辐射率参数的估计方法. 覃志豪,李文娟,徐斌,张万昌. 2004

[19]一个针对ASTER数据同时反演地表温度和比辐射率的四通道算法. 毛克彪,施建成,覃志豪,宫鹏,徐斌,蒋玲梅. 2006

[20]土壤水分的遥感监测方法概述. 吴黎,张有智,解文欢,李岩,宋静波.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