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对烤烟产量产值及根际土壤微环境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汴泓

作者: 张汴泓;雷涵;李日坤;杨铭榆;潘睿欣;潘美清;王成己;唐莉娜;黄锦文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深耕;烤烟;根际土壤;高通量测序;随机森林模型

期刊名称: 南方农业学报

ISSN:

年卷期: 2023 年 008 期

页码: 2195-220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探讨深耕栽培对烤烟产量产值及根际土壤特性和微生态系统的影响,以期为福建烟区构建合理耕层及建立烤烟优质高效栽培体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福建烟区自然耕深15 cm+中耕培土为对照(CK),设耕深20 cm+中耕培土(D1)、耕深25 cm+中耕培土(D2)和耕深25 cm+免中耕培土(D3)3个深耕处理,对比分析各处理的烤烟产量产值及土壤理化性质差异,并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系统分析深耕处理下根际细菌结构差异与功能多样性变化,运用Spearman相关系数与随机森林模型评估根际细菌群落与土壤养分及烤烟产量的相关性。【结果】深耕可显著提高烤烟产量产值(P<0.05,下同),以D2处理增产增效效果最好,但与D3处理间差异不显著(P>0.05,下同)。土壤性质方面,各深耕处理均可较CK显著改善土壤总孔隙度和毛管孔隙度;土壤碱解氮含量及脲酶、蔗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随着耕深的加深而提高。适当深耕可显著提高细菌α多样性;深耕处理下绿弯菌门(Chloroflexi)与伯克氏菌属(Burkholderia)相对丰度显著上升,而罗河杆菌属(Rhodanobacter)相对丰度显著下降。Bugbase表型预测结果表明,深耕处理可显著提高根际土壤好氧菌与革兰氏阴性菌丰度,D2和D3处理较CK和D1处理显著提高氧化胁迫耐受菌相对丰度。FAPROTAX功能预测结果显示,各深耕处理均可较CK显著提升固氮作用(Nitrogen fixation)、纤维素分解(Cellulolsis)等养分循环方面功能相对丰度。随机森林模型预测结果显示,固氮作用是影响烤烟产量形成的最主要因素。【结论】在福建烟区耕层普遍变浅现状下,适度深耕(25 cm)对改善烤烟根际微生态环境有积极作用,但适度深耕下烤烟旺长前是否进行中耕培土对烤烟产量产值无显著影响。

分类号: S572

  • 相关文献

[1]深耕配合培肥对植烟根际土壤性质及烟叶产量的影响. 杨子仪,包玲凤,濮永瑜,施竹凤,杨光伟,倪明,尹兴盛,杨佩文. 2023

[2]土壤深耕与秸秆还田对土壤物理性状及烟叶产质量的影响. 芦伟龙,董建新,宋文静,柳开楼,张启明,张海伟,苏鹏飞,张俊清,梁洪波. 2019

[3]基于16S rDNA高通量测序的玉米根际与非根际土壤细菌多样性比较. 徐丽霞,何永吉. 2019

[4]马铃薯健株与黄萎病株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及其对碳源利用特征. 赵卫松,郭庆港,苏振贺,王培培,董丽红,胡卿,鹿秀云,张晓云,李社增,马平. 2021

[5]生防菌XP1对香蕉枯萎病防效及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马凤娟,孙杰,徐培智,解开治,李夏,顾文杰,卢钰升,徐如玉. 2019

[6]木霉拌种剂对小麦根际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扈进冬,吴远征,魏艳丽,李红梅,辛相启,杨凯,李纪顺. 2019

[7]盐地碱蓬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及其功能. 孙建平,刘雅辉,左永梅,韩民利,张虹伟,吕晶晶. 2020

[8]袋料种植淮山药根际土壤细菌多样性的高通量测序分析. 劳承英,韦本辉,周灵芝,申章佑,李艳英,胡泊,黄渝岚,周佳. 2020

[9]橡胶树红根病患病与健康植株根际土壤微生物结构及多样性分析. 涂敏,蔡海滨,彭延麟,官鑫,伏雪,曾霞,胡彦师. 2021

[10]基于高通量测序的龙胆草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分析. 高嵩,孙文松,于春雷,李玲,张天静. 2021

[11]十字花科作物根肿病对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伍文宪,黄小琴,张蕾,杨潇湘,黎怀忠,刘勇. 2020

[12]耐旱与旱情敏感甘蔗品种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组成及功能比较. 陈思宇,孙妍,覃仁柳,杨尚东,谭宏伟. 2021

[13]烟秆生物质炭对烟草根际土壤养分及细菌群落的影响. 王成己,陈庆荣,陈曦,唐莉娜,刘岑薇,宋铁英,黄毅斌. 2017

[14]驱动长刺蒺藜草成功入侵的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研究. 李宇宇,吴德宝,丛百明,刘庆岩,徐晓阳,郝丽芬,林克剑. 2023

[15]基于高通量测序的藜麦连作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研究. 董艳辉,于宇凤,温鑫,王亦学,聂园军,侯丽媛,李亚莉,刘江,任元,王育川,曹秋芬,吴慎杰,王斌,秦永军. 2019

[16]粉垄耕作木薯根际与非根际土壤的细菌群落结构多样性差异. 覃锋燕,杨慰贤,彭晓辉,黎亮武,阳太亿,周佳,韦茂贵,申章佑. 2022

[17]基于高通量测序的两种植被恢复类型根际土壤细菌多样性研究. 戴雅婷,闫志坚,解继红,吴洪新,徐林波,侯向阳,高丽,崔艳伟. 2017

[18]生姜样地根际土壤AM真菌群落结构分析. 汪茜,宋娟,李冬萍,陈廷速,覃晓娟,车江旅. 2021

[19]不同连作年限栝楼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分析. 徐筋燕,何晓兰,邵明灿,万云龙,刁亚梅,杨中海,郭书巧. 2023

[20]降解膜对高粱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刘玉兵,曹春信,黄洪明,卢华兵,吕学高,刘新华. 202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