咪鲜胺对葡萄表面赭曲霉毒素产毒活性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胡桂仙

作者: 胡桂仙;陈铭轩;王强;郭东梅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咪鲜胺;赭曲霉毒素A;炭黑曲霉;黑曲霉

期刊名称: 农药

ISSN:

年卷期: 2023 年 012 期

页码: 923-92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咪鲜胺对水果储藏期病害有很好的防治效果,明确咪鲜胺是否可以抑制采后葡萄中炭黑曲霉和黑曲霉菌落生长。[方法]以查氏酵母膏培养基与葡萄为基质,研究咪鲜胺在不同温度下对炭黑曲霉和黑曲霉生长以及产毒的影响。[结果]20℃时,咪鲜胺对炭黑曲霉和黑曲霉的EC50分别为0.031、0.017 mg/kg。28℃时,咪鲜胺对炭黑曲霉和黑曲霉的EC50分别为0.058、0.067 mg/kg;在CYA培养基上,不同温度、浓度的咪鲜胺均会导致炭黑曲霉产生赭曲霉毒素A(OTA)量显著增加。在葡萄上,冷藏条件下咪鲜胺会显著刺激炭黑曲霉产生OTA,在室温条件下咪鲜胺对炭黑曲霉产生OTA有明显的抑制效果。不同温度下咪鲜胺对炭黑曲霉和黑曲霉的生长抑制效果较好,但对其产生毒素的抑制效果不理想,且受环境温度影响较大。[结论]在药剂防治真菌产生毒素方面,并非是药剂浓度越高防治效果越好。

分类号: S436.631

  • 相关文献

[1]AcCdr4对炭黑曲霉生长和赭曲霉毒素A合成的调控功能. 姜楠,王刘庆,姜冬梅,姚卫蓉,王蒙. 2025

[2]浓缩饲料中霉菌毒素含量变化的研究. 姜翠翠,王文杰,王昌禄,陈勉华,王玉荣,穆淑琴. 2008

[3]大鼠单次静注和口服赭曲霉毒素A的毒代动力学研究. 李亚菲,苏佳,万鹏,张彩云,吴维煇,秦华,曾振灵. 2020

[4]来源于传统发酵乳制品的植物乳杆菌对赭曲霉毒素的吸附作用研究. 赵琳,金海涛,张瑞英,张筠,任洪波,马文琼,兰静,孙向东. 2019

[5]果品及其制品中赭曲霉毒素A污染的发生、控制和检测. 王刘庆,姜冬梅,王瑶,王蒙. 2018

[6]小麦和玉米中生物毒素免疫层析快速定量方法的验证及与国家标准方法的比较. 李为喜,张妍,孙娟,王步军. 2013

[7]光学适配体传感器在赭曲霉毒素A检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田风玉,周静,何悦,焦必宁. 2019

[8]春草莓表面霉菌鉴定及其致腐能力研究. 代晓航,郭灵安,雷欣宇. 2017

[9]咖啡中赭曲霉毒素A研究进展. 徐志,刘春华,李春丽,吴晓春. 2011

[10]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玉米饲料中赭曲霉毒素A. 王震,孙利东,腾克,乔健敏,张鹏,刘贺. 2021

[11]抗赭曲霉毒素A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免疫学鉴定. 孙亚宁,滕蔓,胡骁飞,侯玉泽,柴书军,刘庆堂,职爱民,王磊,张改平,邓瑞广. 2011

[12]赭曲霉毒素A模拟表位的筛选及免疫学鉴定. 王耀,胡骁飞,裴亚峰,赵东,刘运超,张改平,李志西,邓瑞广. 2012

[13]农产品中赭曲霉毒素A免疫层析试纸条快速检测技术研究. 李鑫,李培武,张奇,张文,丁小霞,唐晓倩. 2014

[14]赭曲霉聚酮合酶基因在OTA合成中的功能分析. 王刘庆,王龑,刘菲,刘阳. 2015

[15]霉菌毒素OTA和α-ZOL对HepG2细胞增殖及氧化损伤的影响. 王海微,郑楠,李松励,李发弟,王加启. 2015

[16]不同培养基对赭曲霉生长及产毒能力的影响. 刘菲,王龑,王刘庆,王琦,王云,刘阳. 2017

[17]~(60)Co-γ射线对赭曲霉毒素A辐照的降解效果. 彭春红,周林燕,李淑荣,安凤平,王丽,李亚茹,张乐,魏明. 2015

[18]草莓致腐霉菌的鉴定及其产毒能力研究. 代晓航,郭灵安,雷欣宇. 2017

[19]γ射线对水溶液中赭曲霉毒素A降解效果的研究. 迟蕾,哈益明,王锋,薛晓峰,李彦杰. 2011

[20]赭曲霉毒素A人工抗原的合成与鉴定. 孙亚宁,胡骁飞,邓瑞广,职爱民,刘庆堂,柴书军,王磊,宋幸辉,侯玉泽,张改平.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