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种子储藏技术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温东强

作者: 温东强;邢钇浩;覃初贤;覃欣广;望飞勇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玉米种子;安全储藏;低温种子库;含水量;发芽率

期刊名称: 农业研究与应用

ISSN: 2095-0764

年卷期: 2021 年 006 期

页码: 44-49

摘要: 为了探讨种子适宜的安全储藏条件,延长种子寿命提高种用价值并为种子储藏标准化提供理论依据。以杂交玉米种子为试验材料,加温干燥至15.0%、13.0%、12.0%、11.0%、10.0%共5个不同含水量档次的玉米种子储藏试样,采用编织袋包装、铝箔袋密封包装2种包装类型,种子分别储藏于三种条件:温度13℃、相对湿度55%,温度8℃、相对湿度50%,温度4℃、相对湿度40%的低温种子库内,每储藏6个月进行定期抽样检测种子的含水量和发芽率一次。结果表明,温度13℃、相对湿度55%低温种子库内玉米种子的平衡含水量为12.6%,温度8℃、相对湿度50%低温种子库内玉米种子的平衡含水量为12%,温度4℃、相对湿度40%低温种子库内玉米种子的平衡含水量为10.8%;种子含水量≤13.0%的杂交玉米种子,在这三种类型的低温种子库内储藏2a后发芽率仍保持在88%以上,均可安全储藏2a以上,种子种用价值高。因此,采用温度不高于13℃、相对湿度不高于55%的储藏条件建造低温种子库用于玉米种子储藏实际可行,储藏效果好,兼具节能、维持费用低特性,为种子企业建设低温种子库和禾谷类种子储藏标准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分类号: S513

  • 相关文献

[1]水稻种子储藏技术研究. 温东强,覃初贤,邢钇浩,望飞勇,覃欣广. 2021

[2]影响玉米种子发芽率的主要因素. 王亚莉,王兆川,马新春. 2016

[3]玉米种子生活力与发芽率相关性分析. 王建国,李泉木,滕涛. 1999

[4]以技术质量控制为手段 提高玉米发芽率检测规范性. 杜优颖,陈积山,孙德全,杨国伟. 2021

[5]铬对玉米种子萌发的影响. 李丽君,郑普山,周怀平,谢苏婧. 2001

[6]镉对玉米种子萌发和生长的影响. 李丽君,郑普山,谢苏婧. 2001

[7]草甘膦对不同玉米品种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 李伟绮,赵建华,孙建好. 2014

[8]提高杂交玉米种子发芽率的有效途径. 王世荣,黄欣,高瑞红. 2015

[9]糯与非糯近等基因系谷粒灌浆及贮藏特性的差异. 唐绍清,钱前,吕子同,宋■宪,林建荣. 1992

[10]苔草种子生物学特性和主要内含物与萌发关系研究. 杨学军,滕文军,袁小环,晁公平,武菊英. 2012

[11]一种简易的花生贮藏方法. 杨丽英,柳志玲,葛再伟. 2001

[12]种子含水量对玉米发芽率的影响. 闫彩清,王河成,李凌雨,王学雄,杨慧珍. 2001

[13]干燥温度对禾本科牧草种子脱水速率和发芽率的影响. 马金星,屠德鹏,寇建村,冯葆昌,杜建材. 2016

[14]茶籽的超低温(-196℃)贮藏. 郭长根,胡晋,楼锡元,石思信,曹心如. 1991

[15]大豆安全储藏技术综述. 曹毅,崔国华. 2005

[16]大豆安全储藏特性分析与工艺探讨. 白岩,曹毅,崔国华,李雅莲,李万军. 2005

[17]房式仓储藏对进口大豆真菌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李欣蔚,李佳,林琳,陈怡岑,曹毅,赵旭. 2024

[18]我国粮食烘干仓储技术装备研究应用现状与趋势. 何豪杰,张银平,龚魁杰,李蕴慧,万鑫. 2024

[19]种衣剂对不同收获期玉米种子萌发的影响. 郝楠,李月明,孙甲. 2013

[20]九单48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沈利国,赵华. 200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