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烟碱类杀虫剂对蜜蜂的急性毒性及风险评价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苍涛

作者: 苍涛;王彦华;吴长兴;王祥云;徐明飞;陈丽萍;王强;蔡磊明;赵学平

作者机构: 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关键词: 新烟碱类杀虫剂;吡虫啉;蜜蜂;急性毒性;风险评价

期刊名称: 生态毒理学报

ISSN: 1673-5897

年卷期: 2017 年 12 卷 04 期

页码: 285-29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新烟碱类杀虫剂合理使用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采用饲喂法和点滴法测定了9种新烟碱类杀虫剂对蜜蜂的急性毒性效应,且根据风险商值法进行了风险评价,氟啶虫酰胺和吡蚜酮作为对照药剂。试验结果表明:6种新烟碱类杀虫剂(噻虫胺、呋虫胺、吡虫啉、烯啶虫胺、氟啶虫胺腈和噻虫嗪)对蜜蜂经口和接触毒性的48 h-LD50值为1.73×10-3(1.37×10-3~2.45×10-3)~35.3×10-2(30.5×10-2~41.4×10-2)μg·蜂-1,均属于高毒级;其次为氯噻啉,该药剂对蜜蜂经口和接触毒性的48 h-LD50值为56.4×10-2(40.9×10-2~95.5×10-2)和2.05(1.13~3.18)μg·蜂-1,分别为高毒和中毒;而啶虫脒和噻虫啉对蜜蜂经口和接触毒性的48 hLD50值为2.57(1.94~3.75)~9.85(8.23~11.6)μg·蜂-1,为中毒级。对照药剂氟啶虫酰胺和吡蚜酮对蜜蜂经口和接触毒性的48h-LD50值均>100μg·蜂-1,为低毒级。风险评价结果表明:噻虫胺、呋虫胺、吡虫啉、噻虫嗪、氯噻啉、烯啶虫胺和氟啶虫胺腈对蜜蜂具有不可接受的风险,啶虫脒、噻虫啉和对照药剂氟啶虫酰胺、吡蚜酮对蜜蜂的风险可接受。因此,在害虫综合治理中,应谨慎使用新烟碱类杀虫剂,以免对蜜蜂产生严重的毒副作用。

分类号: X171.5`X820.4

  • 相关文献

[1]四种新烟碱类杀虫剂对蜜蜂的急性毒性及初级风险评估. 姜辉,王长宾,张燕,陈昂,崔馨月,何明远. 2015

[2]新烟碱类杀虫剂对家蚕的急性毒性与风险评价. 柳新菊,吴声敢,安雪花,蒋金花,吕露,李岗,王菲迪,赵学平. 2021

[3]草莓蚜虫防治用药对蜜蜂的急性毒性与风险评价. 吴声敢,徐吉洋,饶惠仙,柳新菊,安雪花,吕露,关文碧,赵学平. 2017

[4]新烟碱类杀虫剂对蜜蜂学习与记忆相关行为影响的研究进展. 李艾芮,尹令虹,柯俐,代平礼,刘永军. 2023

[5]新烟碱类杀虫剂对蜜蜂健康的影响. 蔺哲广,孟飞,郑火青,周婷,胡福良. 2014

[6]新烟碱类农药对蜜蜂的危害. 李贝贝,侯春生,刁青云. 2016

[7]多旋翼植保无人机喷施新烟碱类杀虫剂对蜜蜂的飘移风险. 闫晓静,石鑫,刘晓慧,杜亚辉,杨代斌,袁会珠. 2021

[8]蚜虫对新烟碱类杀虫剂的抗药性研究进展. 祁全梅,李秋荣. 2020

[9]3代新烟碱类杀虫剂对小麦蚜虫的防治效果比较. 刘爱芝,韩松,郭小奇,梁九进,杨春英,曹秀,鲁传涛. 2017

[10]三种新烟碱类杀虫剂在土壤中的残留降解及影响因子. 宋超,周杨全,李义强,王秀国,徐光军,徐金丽,苏赞,张纪利,胡亚杰. 2016

[11]三种新烟碱类杀虫剂在土壤中的残留降解及影响因子0. 宋超,周杨全,李义强,王秀国,徐光军,徐金丽,苏赞,张纪利,胡亚杰. 2016

[12]吡虫啉对成年意大利蜜蜂脑神经细胞致凋亡作用. 吴艳艳,周婷,Abebe Jenberie WUBIE,王强,代平礼,贾慧茹. 2014

[13]蜜源植物常用农药对蜜蜂急性毒性及风险评价. 苍涛,王彦华,俞瑞鲜,吴长兴,陈丽萍,吴声敢,赵学平. 2012

[14]吡虫啉在食用菌中的残留检测及安全性研究. 宋卫国,杨慧,王伟民,曲明清,张栩. 2012

[15]水蜜桃中吡虫啉残留检测和安全性评价. 宋卫国,赵志辉,饶钦雄,董茂锋,王伟民. 2013

[16]9种杀菌剂对家蚕的急性毒性及风险性评价. 江秀均,谢道燕,柴建萍,杨振国,罗雁婕. 2016

[17]三唑类杀菌剂对蜜蜂的急性毒性及风险性评价. 张勇,李沛明,周凤艳,沈艳,王梅. 2016

[18]铜锌植物急性毒性的预测模型—生物配体模型研究. 王学东,马义兵,华珞. 2011

[19]6种重金属对赤子爱胜蚓的急性毒性效应与风险评价. 吴声敢,王彦华,吴长兴,陈丽萍,苍涛,俞瑞鲜,安雪花,李岗,赵学平. 2012

[20]氯化苦对环境生物的急性毒性与风险评价. 吴声敢,吴长兴,陈丽萍,苍涛,俞瑞鲜,王彦华,赵学平.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