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生化抑制剂对稻田氮素转化和水稻生长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俞巧钢

作者: 俞巧钢;黄郑宸;叶静;孙万春;林辉;王强;王峰;马军伟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田面水;土壤氮素;尿素;正丁基硫代磷酰三胺;3,4-二甲基吡唑磷酸盐

期刊名称: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ISSN:

年卷期: 2022 年 005 期

页码: 635-64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选择东南沿海种植单季水稻的典型青紫泥土壤稻田,研究含脲酶抑制剂正丁基硫代磷酰三胺[N-(n-butyl)thiophosphoric triamide, NBPT]和硝化抑制剂3,4-二甲基吡唑磷酸盐(3, 4-dimethylpyrazole phosphate, DMPP)复合生化抑制剂的尿素在单施、分施及减施模式下,田面水和土壤氮素的动态变化特征以及对水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尿素处理相比,添加NBPT和DMPP复合生化抑制剂的尿素按50%基肥和50%追肥2次施用,田面水铵态氮、硝态氮、亚硝态氮含量在水稻返青期和分蘖初期分别下降7.0%和13.2%、46.5%和50.5%、75.4%和58.2%;土壤铵态氮含量在返青期下降21.8%,在分蘖末期和拔节期增加27.5%和9.3%;水稻株高、分蘖数和叶绿素含量在分蘖期和拔节期分别增加4.8%和4.1%、4.9%和11.8%、17.8%和15.9%。与常规尿素处理相比,添加NBPT和DMPP复合生化抑制剂的尿素按一次性基施和分2次施用,成熟期水稻籽粒产量分别增加6.8%和12.5%,生物量分别增加9.2%和12.6%。综上所述,NBPT和DMPP复合生化抑制剂的施用可有效抑制田面水和土壤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的快速增加,延缓氮素形态转化,维持田面水和土壤中相对较低的硝态氮含量,有助于降低稻田氮素流失风险,同时,促进水稻的生长,提高其产量。

分类号: S511

  • 相关文献

[1]尿素添加硝化抑制剂DMPP对稻田土壤不同形态矿质态氮的影响. 俞巧钢,陈英旭. 2011

[2]N-丁基硫代磷酰三胺对淹水土壤脲酶动力学特征的影响. 隽英华,陈利军,武志杰,汪仁. 2012

[3]3,4-二甲基吡唑磷酸盐对菜地土壤氮素形态转化的影响. 俞巧钢,陈英旭. 2010

[4]DMPP对稻田田面水氮素转化及流失潜能的影响. 俞巧钢,陈英旭. 2010

[5]增效剂对稻田田面水氮素转化及水稻产量的影响. 俞巧钢,胡若兰,叶静,马军伟,王强,孙万春,邹平,林辉. 2019

[6]不同表面分子膜材料抑制稻田氨挥发的效果及其作用途径. 王梦凡,俞映倞,杨梖,谢斐,侯朋福,杨林章,薛利红,孙庆业. 2019

[7]麦秸还田下翻耕和不同水肥管理措施对稻田理化性质及水稻产量的影响. 赵亚慧,王宁,查显宝,冯长云,于建光,焦加国,肖新. 2020

[8]不同来源养分对稻田施肥周期内田面水氮含量的影响. 刘源,陈功磊,郑网宇,汪吉东,张永春,朱国鹏. 2016

[9]硅肥对水稻-田面水-土壤氮磷含量的影响. 熊丽萍,蔡佳佩,朱坚,彭华,李尝君,纪雄辉. 2019

[10]江汉平原地区潮土水稻田面水磷素流失风险研究. 周萍,范先鹏,何丙辉,刘宏斌. 2007

[11]秸秆还田对热带土壤-水稻种植系统N2O排放的影响. 张鹏,吴佩聪,单颖,邹刚华,丁哲利,钱永德,赵凤亮. 2021

[12]生物质炭与氮肥配施对污染稻田田面水中无机氮及Cu、Zn、Cd含量的影响. 陈少毅,许超,张文静,张杨珠,秦晓波. 2014

[13]茭白叶还田对茭田径流排水水质的影响. 施德云,徐波,丁博杰,黄郑宸,马进川,俞巧钢. 2023

[14]生化抑制剂组合与施肥模式对黄泥田稻季田面水及渗漏液氮素动态变化的影响. 周旋,吴良欢,戴锋,董春华. 2019

[15]江汉平原稻田田面水氮磷变化特征研究. 张富林,吴茂前,夏颖,翟丽梅,段小丽,范先鹏,熊桂云,刘冬碧,高立. 2019

[16]有机无机肥配施对水稻氮素利用率与氮流失风险的影响. 魏静,郭树芳,翟丽梅,刘宏斌,孙本华,华玲玲,王洪媛,杨波. 2018

[17]化肥减氮配施对洞庭湖区双季稻产量和田面水氮磷流失风险的影响. 袁沛,周旋,杨威,尹凌洁,靳拓,彭建伟,荣湘民,田昌. 2023

[18]有机肥替代化肥氮对稻田田面水氮素浓度变化及产量的影响. 叶鑫,张鑫,隋世江. 2023

[19]盘锦地区稻田田面水氮素动态变化及化学氮肥投入阈值研究. 宫亮,隽英华,王建忠,刘艳,孙文涛. 2013

[20]不同腐熟剂对麦秸腐解率与稻田水环境的影响. 薛颖昊,孙国峰,眭鑫梅,陈旭蕾,孙仁华,徐志宇. 202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