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膜滴灌下氮肥与种植密度互作对东北春玉米产量、群体养分吸收与转运的调控效应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侯云鹏

作者: 侯云鹏;孔丽丽;尹彩侠;李前;王立春;徐新朋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氮肥用量;种植密度;春玉米;养分分配;氮素利用率;半干旱区;产量

期刊名称: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ISSN: 1008-505X

年卷期: 2021 年 001 期

页码: 54-6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合适的氮肥用量和种植密度是提高东北玉米产量和效益的关键。研究覆膜滴灌条件下氮肥用量、种植密度及其互作对春玉米产量、养分吸收转运及利用效率的影响,以期为东北半干旱区春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6—2017年,在吉林省西部半干旱区乾安县开展田间试验,以紧凑型玉米品种农华101为供试材料,在覆膜滴灌条件下,分别设置氮肥用量(0、140、210、280和350 kg/hm2,分别以N0、N140、N210、N280和N350表示)和种植密度(6.0×104、7.5×104和9.0×104株/hm2,分别以D1、D2和D3表示) 2个因子,分析不同处理玉米地上部群体养分积累动态、转运与分配特征、产量及氮肥利用效率。【结果】适当施氮和增加种植密度均可显著增加玉米产量,且玉米产量随施氮水平和种植密度的增加呈先增后降趋势,以D2和N210条件下玉米产量最高。在相同种植密度下,玉米苗期至开花期群体氮、磷、钾积累量均随施氮水平的增加而增加,而在灌浆期至成熟期则表现为随施氮水平的增加先增后降。在相同施氮水平下,玉米群体氮、磷、钾积累量均以D2密度下最高。不同施氮量与种植密度组合中,以D2和N210条件下玉米成熟期群体氮、磷、钾积累量最高。与不施氮肥处理相比,施氮提高了玉米开花后氮、磷、钾积累量占总生育期积累量比例,并随施氮水平的增加先增后降,而不同种植密度间玉米开花后氮、磷、钾积累量占总生育期积累量比例差异未达显著水平(P> 0.05)。玉米养分转运量随施氮水平和种植密度的增加先增后降,以D2和N210条件下玉米养分转运量最高,而不同种植密度间养分转运率、转运养分对籽粒的贡献率和花后积累养分对籽粒的贡献率均无显著性差异。随施氮水平的增加,不同种植密度下氮素吸收利用率、农学利用率和偏生产力均呈下降趋势,其中D2密度下氮素吸收利用率、农学利用率和偏生产力维持在较高水平。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玉米开花前后氮、磷、钾素积累量与籽粒产量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r=0.6250~0.9224),其中开花后氮、磷、钾积累量与产量的相关性高于开花前。【结论】合理的种植密度和施氮水平提高了玉米花后养分积累与分配比例,促进养分转运量和花后积累养分对籽粒贡献率的协同提高,进而提高了玉米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综合考虑玉米产量、养分积累与转运及氮素利用效率等因素,在东北半干旱区覆膜滴灌条件下,以种植密度为75000株/hm2,施氮量为210 kg/hm2较为适宜。

分类号: S513

  • 相关文献

[1]密度和施氮量互作对全膜双垄沟播玉米产量、氮素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张平良,郭天文,刘晓伟,李书田,曾骏,谭雪莲,董博. 2019

[2]不同施氮水平对双季稻产量、氮素利用率及稻田氮素平衡的影响. 秦碧蓉,尤赛雅,陈书融,朱练峰,孔亚丽,朱春权,田文昊,张均华,金千瑜,曹小闯,刘丽. 2024

[3]揭膜时期和施氮量对陇东旱塬春玉米群体生理指标及产量的影响简. 张建军,樊廷录,党翼,赵刚,王磊,李尚中. 2016

[4]揭膜时期和施氮量对陇东旱塬春玉米群体生理指标及产量的影响. 张建军,樊廷录,党翼,赵刚,王磊,李尚中. 2016

[5]秸秆还田方式对半干旱区春玉米生长特性、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徐莹莹,王俊河,刘玉涛,王宇先,高盼,杨慧莹,钱春荣,葛选良,樊景胜. 2019

[6]半干旱地区春玉米高产限制因素浅析. 朱平,刘翔. 1997

[7]辽西半干旱区垄膜沟种方式对春玉米水分利用和产量的影响. 肖继兵,孙占祥,蒋春光,刘志,郑家明,冯良山. 2014

[8]栽培措施对双低油菜苏油4号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孙华,沈明星,蒋鹤云,许才康,张建栋. 2008

[9]种植密度和施氮量互作对烤烟生长发育及产质量的影响. 刘楠楠,孙敬钊,皮本阳,孙智勇,李强,白玉超,李雪玲,黄敏升,郭婷,崔国贤. 2016

[10]种植密度和氮肥用量对百色烟区烤烟叶片发育及烟叶产量的影响. 解梦凡,贾海江,曲远凯,农世英,李俊霖,王杰,刘力玮,闫慧峰. 2024

[11]包膜尿素氮素释放特性及其采用接触式施肥对春玉米生长的影响. 谷佳林,王崇旺,李玉泉,衣文平,李亚星,杨宜斌,徐秋明. 2010

[12]树脂包膜尿素与普通尿素不同配比在春玉米上的应用研究. 衣文平,毕长海,屈浩宇,李伟,赵玲,武良,曹兵,徐秋明. 2013

[13]种植密度和施肥方式对春播鲜食糯玉米产量、品质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姚霄宇,邱纹,陆虎华,郭剑,陆大雷. 2023

[14]播期和种植密度对旱地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董飞,闫秋艳,李峰,鲁晋秀,杨峰,贾亚琴,王苗. 2020

[15]春玉米果穗性状对种植密度的响应研究. 张召星,肖春华,邹楠,杨文杰,侯慧杰,王克如,王玉华,杨小霞. 2018

[16]氮密互作对春玉米光合性能和产量的影响. 张书萍,赵海岩,刘晶,张洋,王大为,肖万欣. 2022

[17]种植密度对宁夏灌区春玉米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韩聪颖,王丹,黄兴法,杨建国,纪立东,李光永. 2015

[18]川中丘陵区套作玉米适宜种植密度研究. 陈红琳,沈学善,王昌桃,刘定辉. 2013

[19]施氮量与地膜覆盖对长江中游春玉米产量性能及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葛均筑,李淑娅,钟新月,袁国印,徐莹,田少阳,曹凑贵,翟中兵,刘诗晴. 2014

[20]齐齐哈尔半干旱区春玉米节水旱作技术模式研究. 高盼,刘玉涛,王宇先,杨慧莹,徐莹莹,王俊河,谭可菲,徐婷.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