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僵菌侵染小菜蛾体表过程的显微观察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音

作者: 雷仲仁;张青文;问锦曾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昆虫病原真菌;绿僵菌;小菜蛾;体表结构;入侵行为;侵染过程;扫描电镜

期刊名称: 昆虫学报

ISSN: 0454-6296

年卷期: 2005 年 48 卷 02 期

页码: 188-19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采用扫描电镜研究了小菜蛾 Plutella xylostella体表结构对绿僵菌入侵行为的影响及绿僵菌的侵染过程。结果表明: 绿僵菌孢子在小菜蛾体表萌发后可形成附着胞, 寄主体表结构影响形成附着胞的快慢、多少及穿透体壁时芽管长度, 在平缓结构区和刺状结构区比嵴状结构区更易形成附着胞, 且芽管较短。在所有结构区, LF68菌株穿透芽管均短于LD65菌株的芽管。接种后7 h, 分生孢子在小菜蛾体表开始萌发, LF68与LD65菌株分别于接种后10 h和13 h出现侵染构造穿透体壁。

分类号: S476.1

  • 相关文献

[1]绿僵菌侵染小菜蛾幼虫过程的透射电镜观察. 雷仲仁,张青文,问锦曾. 2006

[2]青海血蜱饱血雌蜱高毒力绿僵菌菌株的筛选. 任巧云,孙明,关贵全,刘志杰,陈泽,刘爱红,李有全,马米玲,杨吉飞,牛庆丽,刘军龙,韩雪清,殷宏,罗建勋. 2015

[3]真菌防治蝗虫研究进展. 农向群,闫多子,蔡霓,王广君,涂雄兵,张泽华. 2021

[4]绿僵菌致病病理学研究热点. 张泽华,高松,农向群. 2006

[5]绿僵菌侵染光肩星天牛幼虫过程的透射电镜观察. 王达,袁芳芳,黄大庄,刘春延,毕华明. 2010

[6]球孢白僵菌在红火蚁体表侵染的扫描电镜观察. 王龙江,吕利华,何余容,谢梅琼. 2010

[7]球孢白僵菌不同感染方式侵染棉铃虫幼虫的毒性比较及组织病理变化. 曹伟平,王刚,甄伟,王容燕,杜立新,宋健,王金耀,冯书亮. 2011

[8]玫烟色棒束孢侵染小菜蛾的透射电镜观察. 雷妍圆,何余容,吕利华. 2011

[9]小菜蛾感染绿僵菌后的病征及组织病理变化. 雷仲仁,张青文,问锦曾,黄虹. 2004

[10]东北地区土壤中高毒力虫生真菌菌株的筛选. 王爽,李新民,刘春来,夏吉星,杨帆,王克勤,刘兴龙,邵天玉. 2015

[11]利用绿僵菌防治鳞翅目害虫研究. 赵俊生,郭素萍,武慧贞,曲济兴,田红萍. 2000

[12]球孢白僵菌生物学特性与其对不同昆虫侵染差异相关性分析. 曹伟平,宋健,甄伟,王金耀,冯书亮,杜立新. 2013

[13]昆虫病原真菌遗传改良研究进展. 张蕾,宋婷婷. 2017

[14]蚜虫病原真菌的分离与离体培养. 冯明光. 1995

[15]一株茶大灰象甲寄生真菌的分子鉴定及其毒力测定. 王定锋,李良德,李慧玲,张辉,王庆森,吴光远. 2018

[16]昆虫病原真菌和捕食螨间的互作关系及二者联合应用研究进展. 杨清坡,徐长春,徐学农,雷仲仁. 2019

[17]昆虫病原真菌基因组学及多组学研究进展. 宋晓兵,彭埃天,凌金锋,陈霞,崔一平. 2021

[18]4株虫生真菌对亚洲玉米螟致病力评价及其与松毛虫赤眼蜂的相容性. 赵宇,姜媛媛,田艺帆,王佳江,隋丽,张云月,李启云,路杨,张正坤. 2023

[19]昆虫病原真菌抗紫外保护剂的筛选和评价. 农向群,张泽华,金正俊. 2005

[20]金龟子绿僵菌fluG基因的敲除及对产孢的影响. 王苗苗,王广君,农向群,蔡霓,刘蓉,宋红岩,涂雄兵,张泽华. 202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