锶元素对黑鲷幼鱼耳石的标记效果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翼

作者: 张翼;姜亚洲;徐开达;蒋宏雷;焦海峰;张辉;程家骅;李圣法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黑鲷;耳石;锶;标志技术;元素分析

期刊名称: 海洋渔业

ISSN: 1004-2490

年卷期: 2018 年 02 期

页码: 171-17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通过开展不同锶浓度养殖水体的黑鲷(Sparus macrocephalus)幼鱼耳石浸泡标记实验,验证利用该方法开展黑鲷幼鱼耳石指纹标记的可行性。研究结果显示:经7 d的浸泡标记,4个处理组幼鱼在特定耳石区位的Sr/Ca值均显著增加,形成了明显的耳石元素指纹标记;各标记处理组的标记成功率均为100%。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各处理组和对照组黑鲷幼鱼在标记实验期间的生长率和死亡率均无显著性差异,表明该标记方法不会对受试黑鲷幼鱼产生显著负影响。浸泡标记处理可使受试幼鱼肌体内的锶浓度明显提升;标记结束17 d后,各处理组幼鱼肌体内的锶浓度大幅下降,18 mg·L~(-1)标记组幼鱼肌体内的锶浓度可降至对照个体水平。

分类号: S931

  • 相关文献

[1]大黄鱼耳石锶标志技术. 张辉,姜亚洲,袁兴伟,张翼,李圣法,程家骅. 2015

[2]富锶水体处理对大黄鱼耳石和肌体中锶含量的影响. 张辉,姜亚洲,袁兴伟,张翼,蒋宏雷,焦海峰,程家骅,李圣法. 2019

[3]基于耳石微化学特征甄别黑鲷放流群体和野生群体的初步研究. 张翼,张辉,姜亚洲,凌建忠,刘尊雷,李圣法. 2022

[4]鲤仔鱼耳石上锶标记的持久性评价. 邱晨,姜涛,陈修报,刘洪波,杨健. 2021

[5]环境因子对大黄鱼耳石锶元素富积的影响. 张翼,黎雨轩,徐献明,黄佳华,高银生,徐浩,程家骅. 2013

[6]鲤幼鱼耳石荧光化合物和锶复合标记研究. 邱晨,姜涛,陈修报,刘洪波,杨健. 2022

[7]两种标记方法对异齿裂腹鱼幼鱼的标记效果研究. 朱挺兵,曾本和,刘海平,杨德国. 2019

[8]鱼类标志技术的研究进展. 李胜杰,白俊杰. 2008

[9]半滑舌鳎苗种体外挂牌标志技术研究. 柳学周,徐永江,陈学周,刘之亮,王妍妍. 2013

[10]T型标志牌标记牙鲆苗种. 刘芝亮,徐永江,柳学周,王妍妍,李春广. 2013

[11]标志技术在渔业增殖放流效果评估中的应用. 廖中华,陈学艳,郝永峰,尹丹,田沛,曾圣. 2024

[12]增殖放流技术研究进展. 潘绪伟,杨林林,纪炜炜,刘尊雷. 2010

[13]基于锶同位素和7种元素的红枣产地判别. 康露,杨明花,赵多勇,刘河疆. 2021

[14]丛枝菌根真菌强化高粱幼苗修复锶污染土壤的研究. 亓琳,杨莹博,张博,赵威,王晓凌,刘玉华. 2018

[15]硝态氮诱导细胞分裂素强化燕麦锶富集机制的研究. 亓琳,包云,杨莹博,王晓凌,赵威. 2024

[16]山东省沂源县‘富锶’苹果成因研究与分析. 王贵平,杨成发,薛晓敏,王金政. 2022

[17]锶同位素溯源若羌灰枣产地的可行性研究. 康露,朱靖蓉,赵多勇,刘河疆,王成. 2017

[18]肉类制品中微量锶的分离及87SR/86SR同位素比值测定. 唐索寒,王进辉,朱祥坤,魏益民,郭波莉. 2008

[19]火焰发射法测定食品中的锶. 谢永红,黄惠兰. 2005

[20]锶的成骨机制及富锶食品的研发现状. 席雪瑶,高亚男,王加启,郑楠. 202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