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类分析在农业中的应用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杨洪泽

作者: 杨洪泽;胡晓航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层次凝聚聚类;模糊聚类;分裂层次聚类;Kohonen自组织特征映射

期刊名称: 中国甜菜糖业

ISSN: 1002-0551

年卷期: 2020 年 003 期

页码: 29-32

摘要: 在本文中,简要回顾了聚类分析及其在农业和相关科学领域的一些应用,其中包括层次凝聚聚类法,模糊聚类,分裂层次聚类法和Kohonen自组织特征映射以及这些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农业数据挖掘是一个相对较新的研究领域,聚类分析在农业中的应用时间并不长.通过灵活的应用数据挖掘技术(如聚类分析),可以发展出更有效率的方法来解决各种复杂的农业问题.

分类号: S184

  • 相关文献

[1]浙江省白菜型油菜地方品种聚类分析. 蒋立希,陈曼玲. 1991

[2]改进模糊聚类算法在浙江旱栽优势作物核心种质研究中的应用. 李笑,徐志福,朱丹华. 2009

[3]应用RAMP技术对猴头菌属菌种鉴定. 谭旭华,高明,宋慧,张明. 2006

[4]大麦引进种质资源表型的多样性与模糊聚类分析. 解松峰,欧行奇,张百忍,聂小军,杜向红,张宝军,宋卫宁. 2010

[5]计算机模糊聚类综合评价品种抗病性. 顾才东,李华. 2003

[6]中国野生鹌鹑遗传多样性的多元分析. 刘向萍,常国斌,陈国宏,赵文明,徐琪,王克华,陈蓉,秦玉蓉,胡国顺,施雪奎. 2008

[7]基于多种土壤养分的精准管理分区方法研究. 李翔,潘瑜春,马景宇,赵春江,王纪华. 2007

[8]基于格网和模糊聚类的河南省冬小麦气象干旱风险区划与分析. 黎世民,张红利,王来刚,郑国清,郭燕,高建华. 2020

[9]用模糊数学的聚类方法划分安徽省烤烟的适宜气候区域. 祖朝龙,熊振敏. 1998

[10]黑龙江省2004—2008年审定水稻品种产量特性分析. 聂守军. 2008

[11]利用微卫星技术分析中国部分地方鸡种的遗传结构. 吴信生,陈国宏,王得前,张学余,王克华,成荣,刘博,徐琪,周群兰. 2004

[12]青海羊厩肥质量数值分类研究. 廖铁军,黄云,邹宗杰,邓义林. 1996

[13]哈姆林甜橙果实油斑病砧穗特异性调控农艺因子筛选. 郑永强,邓烈,何绍兰,周志钦,易时来,赵旭阳,王亮. 2010

[14]模糊聚类方法在南方红壤小流域土壤属性制图中的应用——以长汀朱溪河小流域为例. 谢军,秦承志,肖桂荣,杨琳,雷秋良,刘军志,朱阿兴. 2015

[15]我国部分地方鸡种血浆蛋白质(酶)多态性分析. 刘博,谢芳,陈国宏,张学余,吴信生. 2004

[16]河南省小麦气候生态区划及生长发育特点. 张世成,丁运华,郭荣秀. 1996

[17]模糊聚类在红花生态型分类上的应用初探. 杜刚,杨建国,李文昌,张锡顺. 2003

[18]渤、黄、东海水团多年月平均分布与变化的初步分析. 刘树勋,沈新强,王幼琴,韩士鑫. 1993

[19]克字号小麦高代新品系鉴定的模糊聚类分析. 李长辉. 2006

[20]应用模糊聚类方法分析与探讨西藏马铃薯品种选育途径和评价判定方法. 尹中江,廖文华,卓嘎.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