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传染性贫血病毒非编码区LTR嵌合克隆的生物学特性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魏丽丽

作者: 魏丽丽;王晓钧;耿庆华;童骁;粱华;沈韬;张晓燕;相文华;邵一鸣;沈荣显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马传染性贫血病毒;衍生病毒;LTR

期刊名称: 中国病毒学

ISSN: 1003-5125

年卷期: 2006 年 21 卷 003 期

页码: 244-248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将已构建的马传染性贫血病毒LTR强弱毒嵌合克隆衍生毒VLGFD9-12体内接种健康试验马,在150D观察期内,各组试验动物体症均未见异常.血液学分析发现,VLGFD9-12嵌合克隆衍生病毒与亲本弱毒疫苗株的白细胞与血红蛋白含量总体上没有明显的规律性的变化.在动物外周血中均检测到一定的病毒RNA拷贝数,但拷贝数较低.二者在诱导EIAV特异性淋巴细胞增殖功能和特异性细胞毒性杀伤反应中,亦具有相似的变化趋势和效应.本项研究为进一步确定我国马传贫弱毒疫苗株毒力致弱及免疫保护的分子机制奠定了重要的分子生物学基础.

分类号: S852.65

  • 相关文献

[1]马传染性贫血病毒非编码区LTR嵌合克隆的生物学特性. 魏丽丽,王晓钧,耿庆华,童骁,粱华,沈韬,张晓燕,相文华,邵一鸣,沈荣显. 2006

[2]马传染性贫血病毒LTR在驴胎皮肤细胞中的基因进化及启动子活性比较. 全滟平,沈楠,郭巍,赵立平,周建华,沈荣显,相文华. 2008

[3]马传染性贫血病毒基因非编码区LTR嵌合克隆的构建. 魏丽丽,王晓钧,王盈,粱华,沈韬,李景鹏,张晓燕,相文华,邵一鸣,沈荣显. 2005

[4]以J亚型禽白血病病毒LTR为启动子的真核表达载体构建. 王蓓,陈宗艳,李传峰,孟春春,王桂军,刘光清. 2013

[5]K亚群禽白血病病毒分离株全基因组测序及序列分析. 俞燕,周生,徐步,邵红霞,钱琨,叶建强,秦爱建. 2019

[6]马传贫病毒主要基因变异研究进展. 耿庆华,相文华. 2005

[7]甘薯近缘野生种ISBP分子标记的开发及其在遗传多样性分析和品种鉴定中的应用. 孟羽莎,王寅,赖齐贤,刘雷,项超,吴永华,郑嫣然,顾兴国,方豪,苗苗,吴列洪,汤勇. 2023

[8]蛋鸡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3′非编码区序列特征分析. 高玉龙,贠炳岭,秦立廷,潘伟,王永强,高宏雷,祁小乐,王笑梅. 2012

[9]表达马传染性贫血病毒受体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的293细胞系的建立. 王登峰,张淑琴,马学恩,简子建,周建华. 2007

[10]劳斯肉瘤病毒5′-LTR增强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复制能力. 高雁怩,李晓菲,管晓璐,祁小乐,王永强,高宏雷,刘长军,崔红玉,张艳萍,高玉龙,王笑梅. 2014

[11]鸡内源白血病病毒ev21与慢羽非连锁分析和LTR区启动子活性分析. 王麒,王晗,张秀玲,刘春杨,张乐超. 2017

[12]马传染性贫血病毒驴白细胞弱毒株LTR启动子功能的研究. 王柳,杨志彪,仇华吉,张绍杰,孟松树,童光志. 2000

[13]马传染性贫血病毒基质蛋白p15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张萍,于在江,韩秀娥,王雪峰,朱远茂,周建华,魏萍. 2009

[14]利用但基因组扩增法对马传染性贫血病毒疫苗株异质性的分析. 韦华冕,王雪峰,王珊珊,杜承,刘海芳,刘强,周建华. 2012

[15]马传染性贫血病毒弱毒疫苗致弱及免疫保护机制研究进展. 王雪峰,张相敏,林跃智,杜承,王晓钧. 2021

[16]利用Real-timePCR对外周血白细胞中EIAV前病毒及血浆中病毒RNA含量的测定. 袁秀芳,周涛,吴东来,涂亚斌,彭金美,温建新,仇华吉,童光志. 2005

[17]感染性分子克隆衍生的马传染性贫血病毒的免疫学特性. 袁秀芳,涂亚斌,周涛,薛飞,吴东来,仇华吉,彭金美,王柳,相文华,童光志. 2005

[18]电镜下几种病毒的异常形态结构. 李成,谷守林,王继科,姜绍德,郝桂玉,张坦. 1987

[19]马Viperin的抗EIAV功能初步研究及其重组腺病毒的构建. 朱春辉,汤艳东,那雷,付丽华,王雪峰,林跃智,杜承,周建华,徐方. 2014

[20]中国株EIAVS2基因逆向突变感染性克隆的构建及体外感染性评价. 高旭,姜成刚,韩秀娥,赵立平,沈荣显,相文华,周建华.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