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加工过程中褐变机理及其抑制效果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宋吉轩

作者: 宋吉轩;陈超;雷尊国;李云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马铃薯;褐变;多酚氧化酶;抑制

期刊名称: 安徽农业科学

ISSN: 0517-6611

年卷期: 2010 年 38 卷 01 期

页码: 339-34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目的]研究马铃薯加工过程中褐变机理及其抑制效果,为马铃薯加工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以威芋3号、E-62、黔芋1号为试验材料,研究油炸马铃薯条加工过程中褐变产生的主要机制。[结果]温度条件对酶活性影响显著,低温及高温条件下能有效抑制酶活性;马铃薯中PPO的最适pH值为6.4~6.8;不同抑制物二巯基丙醇、亚硫酸钠、半胱氨酸、抗坏血酸对PPO活性具有强烈的抑制作用。金属离子Li+、K+、Ba2+和Mg2+对酶活力没有影响,Al3+、Fe3+、Cd2+、Mg2+、Co2+、Pb2+、Mn2+和Zn2+对酶活力有激活作用,而Cu2+表现为抑制作用。[结论]在马铃薯生产加工中,抑制酶促褐变是其中心环节,而抑制酶促褐变的关键就在于抑制PPO的活性。

分类号: S532

  • 相关文献

[1]辐照对梨汁多酚氧化酶活性的抑制作用. 刘超,汪晓鸣,王宏. 2006

[2]不同品种马铃薯泥加工过程中褐变抑制研究. 李俊,刘嘉,刘辉,王辉,陈中爱,吕都,唐健波,陈朝军,刘永翔. 2017

[3]真空充氮热处理对鲜切双孢蘑菇贮藏中褐变的影响. 李顺峰,李静,王安建,田广瑞,王佳琪. 2016

[4]果蔬褐变抑制机理研究进展. 曾朝珍,张永茂,康三江,张芳,张霁红,张俊. 2013

[5]桃多酚氧化酶的纯化及其特性. 钟彩虹,王仁才. 2004

[6]二氧化氯浸泡对双孢蘑菇褐变的抑制效应及其机理分析. 李梅,田世龙,颉敏华,李守强,张欣,程建新,葛霞. 2012

[7]双孢蘑菇转录组测序及褐变相关基因的挖掘. 彭博,李炳娟,关文强,林琼. 2019

[8]香蕉酶促褐变的研究. 张勇,池建伟,温其标,张名位,徐志宏. 2004

[9]酚类物质及其对木本植物组织培养褐变影响的研究进展. 高洁,张萍,薛璟祺,薛玉前,王顺利,张秀新. 2019

[10]结球生菜多酚氧化酶动力学特性研究. 饶先军,刘升,王则金,冯双庆,颜丽萍. 2011

[11]香蕉多酚氧化酶褐变性质的研究. 张勇,池建伟,温其标,张名位,胡飞. 2004

[12]二氧化硫处理对龙眼果皮多酚氧化酶活性及褐变的影响. 何志刚,林晓姿,陆东和,沈朝贵,陆修闽. 1999

[13]马铃薯新品种宁薯16号多酚氧化酶的活性研究. 李凯,吴林科,余帮强,贾宝光. 2017

[14]荔枝保藏中的褐变研究进展. 邓义才. 1996

[15]贮藏温度对鲜切牛蒡褐变的影响. 王静,徐为民,诸永志,王道营,汪志君. 2008

[16]干制速度对无核白葡萄酚类物质和多酚氧化酶细胞化学定位及褐变的影响. 李晓丽,王成,朱靖蓉,何琼,刘峰娟. 2019

[17]双孢蘑菇储藏中的褐变及相关酶活性研究. 李南羿,金群力,刘春滟,蔡为明. 2009

[18]魔芋组织培养中褐变成因的探讨. 王玲,房亚南,马继琼,李勇军. 2006

[19]植物组织培养中褐变现象的产生机理及克服方法. 崔堂兵,郭勇,张长远. 2001

[20]1-MCP对香菇采后生理及其保鲜效果的影响. 骈跃斌,刘晶,车星星,王华,刘欣,古晓红.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