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条双锯鱼胚胎及仔稚鱼发育形态学观察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吕爽
作者: 吕爽;夏苏东;高燕;张丹;尤宏争;牟希东;孙金辉;姜巨峰;毛天奇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白条双锯鱼;受精卵;胚胎发育;仔稚鱼;形态学
期刊名称: 南方农业学报
ISSN: 2095-1191
年卷期: 2021 年 52 卷 012 期
页码: 3303-331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观察记录白条双锯鱼从受精到孵化的胚胎发育及早期个体发育规律,为海葵鱼的人工繁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人工海水为养殖用水,在水温(27±1)℃、盐度27‰的条件下,白条双锯鱼自然产卵,经紫外灯照射杀菌后进行人工孵化及仔稚鱼培育,在显微镜下定期观察记录受精卵及仔稚鱼发育过程的形态特征变化,并手绘制图.[结果]白条双锯鱼受精卵整体上呈长条状,橙红或粉红色,轮廓类似葫芦状的椭圆形,长径2.40~2.60 mm、短径0.90~1.20 mm.依据受精卵的分裂、分化及发育形态,可将白条双锯鱼胚胎发育过程划分为:卵裂前期、卵裂期、囊胚期、原肠期、神经胚期、体节期、翻转期、血管形成期和器官形成期.白条双锯鱼受精卵经8~10 d的孵化时间破膜,初孵仔鱼体长4.10~4.50 mm;孵出第1 d即可开口摄食轮虫,孵出后7 d左右由仔鱼期进入稚鱼期,尾鳍、臀鳍和背鳍彼此分离,此时的体长达7.67±0.48 mm;至孵化后第20 d开始出现第一道白色条纹;孵化后第30 d仔稚鱼体色由黑色转为暗红色,并开始长出第二道白色条纹;从孵化后第50 d第二道白色条纹开始褪去;至孵化后第60 d其体色开始转为红色.[结论]白条双锯鱼胚体发育时间为8~10 d,相较于双锯鱼属其他品种需要更长的孵化时间,究其原因是白条双锯鱼受精卵尺寸更大.此外,孵化环境温度对受精卵的发育时间有明显影响,在适当范围内,环境温度越高白条双锯鱼受精卵发育速度越快.白条双锯鱼仔稚鱼饲养宜分为3个阶段喂养不同类型的饵料,以保证仔稚鱼的高成活率.
分类号: S965.82
- 相关文献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土壤消毒对连作苹果园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作者:张丹;杨光柱;黄文静;唐昕;黄国嫣;郑丽萍;李云国;龚占斌;王斌;李帆;马钧;全勇
关键词:土壤消毒;苹果连作障碍;石硫合剂;土壤细菌
-
高产广适专用型小麦新品种郑麦0926的选育及提质增效栽培技术
作者:张丹;相志国;李金仓;赵献林;杨红珊;赵永英
关键词:小麦;郑麦0926;选育;特征特性;栽培技术
-
一株野生香菇与'申香215'孢子单核体杂交后代表型多样性分析
作者:徐蒋振;李洁;张帅;董浩然;邵阳浩;章炉军;张丹;宋春艳
关键词:香菇;野生种质;孢子单核体;交配型;多样性;农艺性状
-
香菇菌落角变菌丝生长情况及分析
作者:张丹;徐蒋振;董浩然;万佳宁;谭琦;宋春艳
关键词:香菇;菌落角变;木质纤维素降解酶;ROS;基因组重测序
-
基于Ecopath模型的增殖放流对南朗水域生态系统的影响
作者:冯瑞玉;陶峰;郭禹;秦传新;孙金辉;吴一桂;王静
关键词:Ecopath模型;增殖放流;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生态容纳量;南朗水域
-
福尔马林对眼斑双锯鱼(Amphiprion ocellaris)受精卵和仔稚幼鱼的毒性及淀粉卵甲藻病的防治效果
作者:宋立民;罗鑫;徐林通;王宇;孙金辉;史东杰;姜巨峰
关键词:淀粉卵甲藻;眼斑双锯鱼;福尔马林
-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在动物细小病毒检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作者:赵志刚;郭晓芹;赵传芳;吕文雪;于小亚;吕爽
关键词: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细小病毒;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