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功能基因图位克隆的研究进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臧新山

作者: 臧新山;王康文;张先亮;王雪平;王军;梁雨;裴小雨;任翔;吕宇龙;高宇;王星星;彭云玲;马雄风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棉花;图位克隆;分子标记;作图群体;BSA-seq

期刊名称: 中国农业科学

ISSN: 0578-1752

年卷期: 2023 年 023 期

页码: 4635-464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图位克隆是鉴定特定表型变异遗传基础的经典有效策略。棉花功能基因图位克隆,对育种工作者创新利用种质资源、培育和定向设计新品种、提高育种效率有重要指导作用。近年来,随着雷蒙德氏棉、亚洲棉、陆地棉和海岛棉等基因组测序的完成和不断完善,基因的物理位置信息已知,省去了筛选基因组文库和构建候选区段物理图谱的过程,棉花功能基因图位克隆研究进入快速发展期。2016年,利用正向遗传学方法首次图位克隆了陆地棉显性无腺体Gl2e(GoPGF),目前已有20个质量性状基因和5个数量性状基因通过图位克隆策略鉴定。本文从基因符号、名称、染色体定位、候选基因等方面系统综述棉花纤维、腺体、蜜腺、叶型、株型、植株颜色、育性等性状相关图位克隆基因;并从图位克隆作图群体和集团分离分析法测序(bulked segregate analysis-sequencing,BSA-seq)应用等方面系统综述图位克隆策略。随着基因组测序技术的升级、测序成本的降低、BSA-seq等新方法的应用,图位克隆发展更加快速准确。利用转基因和基因组编辑技术对基因功能开展全面系统的鉴定评价,将为棉花分子设计育种提供理论基础和基因资源,加快棉花遗传改良进程。

分类号: S562

  • 相关文献

[1]BSA-Seq结合RNA-Seq技术挖掘大豆叶片提前黄化衰老基因. 李世宽,洪慧龙,付佳祺,谷勇哲,孙如建,邱丽娟. 2024

[2]水稻数量性状(QTL)定位主要作图群体及统计方法概述. 彭锐,彭既明. 2016

[3]遗传群体偏分离研究进展. 刘海燕,崔金腾,高用明. 2009

[4]莴笋红叶基因图位克隆及分子标记开发. 李春,何振,刘小俊,梁根云,李艺凡,杨楠,蔡鹏,李跃建,房超,刘独臣. 2024

[5]水稻抗稻瘟病基因的研究进展. 邹声浩,黄珊,郑燕梅,方珊如,施碧红. 2009

[6]图位克隆技术在玉米基因分离中的应用. 吕洪坤,郑军. 2013

[7]植物病原真菌无毒基因研究进展. 段霞瑜,周益林. 2007

[8]基于DNA分子标记的植物功能基因的分离策略. 宋小民,李宝光,黄冬华,谢启鑫,倪国平,张春. 2008

[9]稻米垩白QTL定位分析. 彭强,张大双,吴健强,刘颖,黄培英,王际凤,朱速松. 2016

[10]控制水稻粒重QTL的定位. 彭强,刘颖,张大双,吴健强,王际凤,黄培英,朱速松. 2016

[11]运用SLAF-seq技术构建水稻高密度遗传图谱. 彭强,叶生鑫,黄龙,张大双,刘颖,吴健强,张玉珊,朱速松. 2016

[12]利用RIL群体进行稻米加工品质QTL定位分析. 张上都,彭强,张大双,吴健强,杨林,朱速松. 2016

[13]水稻苗期耐冷性的QTL定位分析. 彭强,张大双,吴健强,王际凤,黄培英,朱速松. 2015

[14]稻米垩白QTL定位分析(英文). 李佳丽,彭强,施文娟,刘颖,张大双,吴健强,朱速松. 2016

[15]割手密遗传作图最适分离群体的选择. 李正文,杨平飞,高轶静,岑华飞,罗霆,段维兴,刘许辉,张革民. 2013

[16]大豆QTL作图群体与定位方法研究进展. 李灿东. 2014

[17]基于高密度遗传连锁图谱的稻谷粒重QTL定位. 张大双,彭强,李佳丽,季家举,徐海峰,朱速松. 2023

[18]甘蓝型油菜作图群体亲本基因组及性状QTL密集区变异特点. 程明星,童超波,程晓晖,刘越英,刘立江,柴国华,黄军艳,刘胜毅. 2017

[19]水稻镉积累的吸收与转运机制及镉胁迫相关QTL定位的研究. 邹文莉,冷语佳,李娇龙,孟丽君,贺浩华,陈景光,叶国友. 2018

[20]油棕QTL定位的研究进展. 石鹏,李东霞,王永,冯美利,雷新涛,曹红星.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