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白沙湾浮游纤毛虫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吴风霞

作者: 吴风霞;黄洪辉;黄建荣;刘华雪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浮游纤毛虫;白沙湾;群落结构;环境因子;多元分析

期刊名称: 热带海洋学报

ISSN: 1009-5470

年卷期: 2016 年 35 卷 03 期

页码: 79-8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根据2014年春季(4月)白沙湾海域3个功能区域(鱼类网箱养殖区、贝藻混养区、非养殖区)13个站位生物和环境的调查资料,对浮游纤毛虫的群落特征进行分析,并且探讨了影响浮游纤毛虫群落变动的主要环境因素。结果表明:共检出19种纤毛虫,隶属于6目11属;纤毛虫丰度范围为80~3740个×L~(-1),平均丰度为995.4±123.1个×L~(-1),以环毛目(Cyclotrichida)、急游目(Stombidiida)和砂壳目(Tintinnida)为主;优势种包括红色中缢虫(Mesodinium rubrum)、锥形急游虫(Strombidium conicum)、百乐拟铃虫(Tintinnopsis beroidea)、球形急游虫(Strombidium globosaneum)、小拟铃虫(Tintinnopsis minuta)和锥形旋曳尾虫(Spirotontonia turbinata)。纤毛虫群落结构存在显著的空间差异,种类数及丰度呈现鱼类网箱养殖区偏低,而贝类混养区和对照区较高的特征。通过冗余分析(redundancy analysis,RDA)多元分析发现,白沙湾浮游纤毛虫群落结构差异主要与水体营养盐水平和叶绿素a浓度有关。

分类号: Q958.8

  • 相关文献

[1]秋季南沙群岛海域浮游纤毛虫群落与环境因子关系的初步研究. 吴风霞,黄洪辉,谭烨辉,齐占会. 2016

[2]大鹏澳浮游纤毛虫群落与环境因子间的关系. 吴风霞,黄洪辉,戴明,谭烨辉,齐占会,张文博. 2017

[3]太湖浮游纤毛虫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李静,戴曦,孙颖,舒婷婷,刘正文,陈非洲,卢文轩. 2014

[4]2010年春季长江口鱼类群落空间分布特征. 史赟荣,晁敏,全为民,唐峰华,沈新强,袁骐,黄厚见. 2011

[5]冬季东海外海鱼类群落特征及其对拉尼娜事件的响应. 袁兴伟,刘尊雷,姜亚洲,林楠,张辉,程家骅. 2014

[6]秋、冬季北部湾浮游介形类群落多元分析. 赵汉取,贾晓平,李纯厚,杜飞雁,李占东,王学锋. 2006

[7]渤海湾天津海域春季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王宇,房恩军,郭彪,高燕,侯纯强. 2014

[8]阳澄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与水环境因子的关系. 丁娜,周彦锋,宋江腾,蒋书伦,葛优,金贝,尤洋. 2015

[9]扬中夹江浮游植物种群特征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 张家路,王银平,蔺丹清,李佩杰,刘凯. 2019

[10]海陵湾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及其与主要环境因子的关系. 龚玉艳,肖雅元,徐姗楠,刘永,杨玉滔,黄梓荣,李纯厚. 2019

[11]春季长江口外海底层鱼类群聚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徐勇,马林,李新正,孙悦,龚琳. 2017

[12]长江安庆新洲水域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代培,王银平,匡箴,蔺丹清,杨彦平,刘思磊,刘凯. 2019

[13]白洋淀超微真核藻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关键影响因子. 雷瑾,史小丽,张民,李胜男,陈开宁,杨州. 2019

[14]2011年胶州湾网采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其环境影响因子. 罗璇,孙晓霞,郑珊,赵永芳. 2016

[15]南黄海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研究. 陈学超,朱丽岩,黄瑛,巩文静,郝雅. 2017

[16]长江湖口段春夏季仔稚鱼群落结构研究. 刘熠,杨习文,任鹏,李新丰,方弟安,徐东坡. 2019

[17]胶州湾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季节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全秋梅,肖雅元,徐姗楠,符芳菲,李纯厚,刘永. 2020

[18]江门近岸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分布特征. 陈梓林,李纯厚,肖雅元,刘永,林琳,王九江,全秋梅. 2020

[19]黄海典型断面渔业资源结构的季节变化. 单秀娟,孙鹏飞,金显仕,戴芳群. 2013

[20]大罗圈沟河水生生物多样性及水质评价. 赵晨,孙佳伟,尹增强,王慧博,王乐,宋聃,都雪,赵玉财,孙洋,霍堂斌. 202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