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高产杂交晚粳组合“8优161”及其三系选育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袁勤

作者: 袁勤;全立勇;吴惠民;倪林娟;吴月兰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杂交粳稻;不育系;恢复系;自选三系

期刊名称: 上海农业学报

ISSN: 1000-3924

年卷期: 1997 年 03 期

页码: 1-5

摘要: 8优161即“8204A/R161”是一个高产、优质兼备的杂交晚粳优良新组合。1991~1993年参加上海市杂交晚粳区试和生产试验,三年均比对照寒优1027增产,平均增产8.56%,1993年生产试验比寒优湘晴平均增产11.1%,南方稻区杂交粳稻联合鉴定,比对照秀水04增产12.88%。大面积试种产量在9000kg/hm2以上,1996年最高产量达到11497.35kg/hm2。米质优良,主要指标达到部颁优质米标准。突出优点为出米率高,稳大粒多结实率高,灌浆速度快。不育系8204A不育性稳定,产量的特殊配合力强。恢复系R161恢复力强,米质特别优良。

分类号: S511

  • 相关文献

[1]野败型细胞质杂交粳稻恢复系筛选结果初报. 徐大勇,方兆伟,樊纪伟,卢百关,刘汉青. 2006

[2]粳型三系杂交稻亲本开花习性研究. 王胜军,王广峰,范俊山,张春和,闫双勇,童继平,马忠友,苏京平,孙林静,刘学军. 2009

[3]北方杂交粳稻7个骨干亲本开花性状研究. 张满利,李全英,李如海,陈盈. 2022

[4]上海市杂交粳稻品质育种的实践. 全立勇,施标,高卫兵,袁勤. 2000

[5]三系杂交粳稻发展的历史与问题. 浦汉春,周振玲,徐大勇. 2015

[6]优质抗病高配合力粳稻不育系扬辐粳7号A的选育与应用. 周根友,夏华. 2016

[7]优质抗病高配合力粳稻不育系扬辐粳7号A的选育与应用(英文). 周根友,夏华. 2017

[8]粳型三系不育系混杂退化原因及对策的探讨. 刘学军,孙林静,苏京平,马忠友. 2004

[9]抗病、早花时高异交率晚粳稻不育系浙04A的选育与利用. 王林友,王建军,金庆生,张礼霞,毛雪琴. 2009

[10]优质粳型不育系爱知香A的选育与利用. 庆瑢,孙明,龚秀东,王前超,姚卫清,秦波. 2003

[11]杂交粳稻不育系的遗传多样性. 闫双勇,马忠友,范俊山,张春和,李素敏. 2011

[12]不同生长调节剂对粳稻三系不育系10A开花习性的影响. 王胜军,闫双勇,童继平,马忠友,苏京平,孙林静,刘学军. 2010

[13]早花时迟熟中粳稻不育系常5-108A的选育与应用. 唐乐尧,潘斌清,李依晨,陈天晔,俞良,兰国防,王小虎,柯瑷,钟卫国,王雪刚,季向东,陶菊红,马刚,孙菊英,端木银熙. 2021

[14]优质长粒型粳稻不育系常410-2A的选育. 王小虎,潘斌清,兰国防,俞良,钟卫国,王雪刚,季向东,柯瑷,陶菊红,马刚,唐乐尧,孙菊英,端木银熙. 2021

[15]海南生态条件对杂交粳稻BT型不育系开花习性的影响. 全东兴,孟维韧,金成海,周广春. 2016

[16]早花时长粒中粳不育系常12-101A的选育与应用. 王小虎,潘斌清,俞良,兰国防,唐乐尧,柯瑷,钟卫国,王雪刚,季向东,陶菊红,马刚,陈天晔,孙菊英,端木银熙. 2022

[17]环境温度对杂交粳稻不育系开花习性的影响. 全东兴,周广春,孟维韧,金成海. 2013

[18]吉林省新育成几个BT型不育系开花习性研究. 全东兴,周广春,孟维韧,郭唏明. 2010

[19]杂交粳稻品质性状的配合力和杂种优势分析. 赵庆勇,朱镇,张亚东,赵凌,张巧凤,许凌,王才林. 2008

[20]粳稻三系不育系花器特征与异交结实率的关系分析. 全东兴,周广春,孟维韧.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