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品质性状在RIL群体中的分离分布规律及与Zeleny沉淀值的回归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卫华

作者: 李卫华;张世华;郅洁;杨会娜;訾慧芳;刘丽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小麦;重组自交系;品质性状;分离分布;回归分析

期刊名称: 新疆农业科学

ISSN: 1001-4330

年卷期: 2007 年 44 卷 02 期

页码: 132-136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利用小麦京771×Pm97034产生的重组自交系(recombinant inbred lines,RIL)群体,对Zeleny沉淀值、谷蛋白膨胀指数(swelling index of glutenin,SIG)、湿面筋含量、面筋指数、面粉膨胀势、碱性水保持力(alkline water retention capacity,AWRC)、籽粒硬度、蛋白质含量等8个品质性状在RIL群体中的分离和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这些品质性状在重组自交系群体中呈连续变异,分布频率大致接近正态分布,同时存在双向超亲分离现象。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SIG值、面筋指数、蛋白质含量和籽粒硬度可以解释Zeleny沉淀值的77.7%的表型变异,其中SIG值与Zeleny沉淀值的关系最密切。

分类号: S512.1

  • 相关文献

[1]汕优63重组自交系群体重要农艺性状遗传分析和利用. 郭龙彪,罗利军,邢永忠,徐才国,梅捍卫,王一平,余新桥,应存山,石春海. 2002

[2]不同水分条件下HMW-GS对小麦品质的影响. 赵佳佳,马小飞,郑兴卫,郝建宇,乔玲,葛川,王爱爱,张树伟,张晓军,姬虎太,郑军. 2019

[3]春小麦重组自交系品质性状与产量、生理性状相关性分析. 马斯霜,王敬东,白海波,惠建,陈晓军,石磊,张尚沛,李树华. 2024

[4]重组自交系稻米品质性状的相关性分析及QTL定位. 夏秀忠,粟学俊,陈彩虹,梁曼玲,阎勇. 2019

[5]引进甘蔗种质资源主要工艺性状演进趋势分析. 赵勇,刘家勇,朱建荣,赵俊,赵丽萍,赵培方,姚丽,BURNER David M.,杨昆,昝逢刚. 2019

[6]黑龙江省新审定水稻品种品质性状分析. 刘宝海. 2006

[7]基于性状和分子标记的小麦抗旱近等基因系的分离. 董建力,白海波,朱永兴,吕学莲,王娜,李树华. 2016

[8]利用小麦重组自交系群体进行籽粒性状与种子活力相关关系研究. 姜朋,李斯深,马鸿翔,张鹏,孙庆泉. 2013

[9]扬麦9号/CI12633 RIL群体中控制小麦粒重QTL位点的初步分析. 吴旭江,臧淑江,程凯,李东升,张伯桥. 2015

[10]不同水分条件下小麦碳同位素分辨率的遗传分析和QTL定位. 董建力,白海波,赵朋,吕学莲,朱永兴,李树华,王中华. 2015

[11]小麦重组自交系群体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组成分析. 李君,丁安明,崔法,王洪刚. 2011

[12]燕大1817/北农6号重组自交系群体穗部性状的QTL定位. 吴秋红,陈娇娇,陈永兴,周升辉,傅琳. 2015

[13]小麦“N553×扬麦13”RIL群体小穗密度、株高及赤霉病抗性QTL分析. 孙阳阳,张勇,胡文静,陈树林,刘健,李东升,程凯,程婧晔,程晓明,程顺和. 2017

[14]小麦抗旱相关生理性状的QTL分析. 赵新华,张小村,李斯深,李立会,范玉顶,李瑞军. 2005

[15]小麦品种川麦42×川农16重组自交系苗期叶片生长研究. 徐玉平,彭正松,廖杰,杨武云. 2009

[16]CIMMYT小麦材料Kundan条锈病成株抗性QTL的定位与效应鉴定. 郑首航,何员江,雷加容,欧俊梅,杜小英,陶军,兰彩霞,任勇. 2019

[17]不同生态环境条件下小麦籽粒灌浆速率及千粒重QTL分析. 张秀英,伍玲,王瑞,海林,闫长生,游光霞,肖世和. 2008

[18]小麦品种望水白的抗赤霉病性遗传分析. 高力,陈飞,周立人,陆维忠. 2005

[19]多个环境下小麦千粒重QTL定位的稳定性分析. 王瑞霞[1,张秀英,吴科,钱兆国,闫长生. 2012

[20]基于重组自交系群体的小麦籽粒硬度QTL分析. 周淼平,杨学明,张鹏,宋桂成,张平平,何漪. 202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