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14改良绥系601所配杂交组合的应用潜力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邵勇
作者: 邵勇;南元涛;魏国才;金振国;高利;孙艳杰;石运强;史淑春
作者机构:
关键词: EP14;改良;绥系601;应用潜力
期刊名称: 农业科技通讯
ISSN: 1000-6400
年卷期: 2016 年 04 期
页码: 40-42
摘要: 随着育种目标的变化以及生产的不断发展,逐渐对作物育种提出越来越高的新目标,为了实现这些新目标,首要的任务就是发掘和创造相应的种质材料。玉米育种的实践表明,没有相应的种质为基础,新的育种目标就根本无法实现。本试验通过利用加拿大群体EP14改良绥玉10父本自交系绥系601,利用从EP14×绥系601的半外来种质中选育的12个改良系与绥玉10母本自交系重新组合,通过在田间调查与室内考种,检测加拿大群体EP14的应用潜力。
分类号: S513
- 相关文献
[1]谷子新品种朝谷15号优良特性及应用潜力分析. 赵术伟. 2009
[2]黑龙江省地方种质资源的配合力分析. 祁永红. 2009
[3]谷子新品种朝谷14号特点及其应用潜力分析. 赵术伟,张文飞. 2008
[4]谷子新品种朝谷13号的优良特性与应用潜力. 赵术伟. 2008
[5]农业科技在辽宁省粮食生产中的应用潜力. 马兴全,孙英玲,付仲鑫,那桂秋,郭春恒. 2010
[6]热解温度对烟秆生物炭性状及其吸附Cd2+特性的影响. 何德飞,黄玉芬,李翔,陈伟盛,魏岚,林启美,刘忠珍,刘鹏. 2023
[7]九个玉米自交系主要数量性状配合力及应用潜力分析. 白艳凤. 2001
[8]遥感技术农业资源台账建设应用潜力分析. 李映祥,张华,滕飞,王利民,季富华. 2022
[9]动植物环状RNA研究进展与展望. 孙铭阳,李永光,徐世强,梅瑜,顾艳,周芳,李静宇,王继华. 2021
[10]从黑龙江省农家种选育的8个玉米自交系应用潜力分析. 祁永红. 2007
[11]后生素:一类具有潜力的新型饲料添加剂. 童雨翠,张静,陈霈瑶,郭贺楠,华正昌,张日俊. 2021
[12]边际土地草本能源植物应用潜力评价. 侯新村,范希峰,武菊英,朱毅,张永侠,赵春桥. 2013
[13]22份玉米自交系主要农艺性状配合力及应用潜力分析. 侯青光,闫海锋,黄柄壬,李宏滇,韦贵剑,周慧文,熊发前,卢亚妮,丘立杭. 2024
[14]五原县盐碱化耕地改良技术研究. 王勇,杨柳青,妥德宝,靳存旺,闫红,温晓亮,李二珍,李寿强. 2015
[15]60CoΥ射线辐照改良兰娜型花生的性状选择. 李正超,邱庆树. 1998
[16]黔西县耕地利用与改良. 吴清英,童倩倩,孙长青,李莉婕,黎瑞君. 2013
[17]福建省草业科学的讨论. 董晓宁. 1999
[18]天然草地改良技术研究. 张明均,文克俭,熊先勤. 2011
[19]蒙古牛改良与肉牛育种规划. 王峰,田春英,荣威恒. 2004
[20]冷浸田改良及水稻少耕法栽培技术. 崔宏浩,陈正刚,张钦,朱青,李剑,卢松,张德平,古雁宾.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基于SNP芯片对96份糯玉米自交系遗传多样性分析
作者:李文跃;于滔;曹士亮;马雪娜;唐贵;高利;杨耿斌
关键词:糯玉米;SNP;类群划分;遗传分析
-
玉米PRX基因家族的鉴定与表达分析
作者:郝立冬;徐磊;闫治斌;李世风;石运强
关键词:玉米;PRX基因家族;表达模式;非生物胁迫
-
小麦矮腥黑粉菌g6843蛋白生物信息学分析、毒性验证及亚细胞定位
作者:贾玉凤;张滨;郭笑维;马骏豪;刘琦;高利
关键词:小麦矮腥黑粉菌;效应蛋白;生物信息学分析;毒性验证;亚细胞定位
-
ZmCYP90D1调控玉米叶片褶皱发育的分子机制
作者:张诗晗;沈海军;高利;赵婉婷;武小霞
关键词:玉米叶片;基因定位;平铺细胞;油菜素内酯
-
基于机器学习的玉米自交系杂种优势类群研究
作者:曹士亮;张建国;于滔;杨耿斌;李文跃;马雪娜;孙艳杰;韩微波;唐贵;单大鹏
关键词:玉米;机器学习;交叉验证;类群划分;判别分析
-
利用SNP标记对100份玉米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作者:孙艳杰;魏国才;吴雨恒;石运强;邵勇;刘英蕊;南元涛;张维耀
关键词:杂种优势;玉米;SNP;聚类分析;遗传相似度;主成分分析
-
国审玉米新品种绥玉50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作者:孙艳杰;魏国才;石运强;邵勇;刘英蕊;南元涛;吴雨恒;张维耀
关键词:玉米;绥玉50;选育;特征特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