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苗期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与温度、降雨的相关性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吴宪
作者: 吴宪;李洪鑫;卢宗志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玉米;苗期;谷胱甘肽转移酶;低温;降水
期刊名称: 玉米科学
ISSN: 1005-0906
年卷期: 2020 年 28 卷 004 期
页码: 105-10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通过检测不同温度以及低温伴随降雨条件下玉米苗期各部位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活性的变化情况,探究GSTs活性与玉米苗期药害发生的关系.结果 表明,苗期玉米根、茎、叶部位GSTs活性存在明显差异,根部GSTs活性最高,茎部次之,叶部最低.低温会抑制玉米苗期根、茎、叶部位GSTs的活性.在低温伴随降水环境下,苗期玉米GSTs活性会进一步下降,降水72 h后,玉米各部位的GSTs活性逐渐回升.
分类号: S513.01
- 相关文献
[1]赤霉素浸种对玉米低温出苗率的影响. 许高平,刘秀峰,袁文娅,王璞,楼辰军,杨兆顺. 2018
[2]安全剂cyprosulfamide对烟嘧磺隆的解毒作用. 刘小民,张宏军,李秉华,钮丽娜,王贵启. 2014
[3]大豆低温冷害研究进展及防控技术. 盖志佳,刘婧琦,蔡丽君,杜佳兴,谷维,张敬涛,吴俊江. 2021
[4]黑龙江水稻冷害Ⅶ苗期低温对水稻秧苗电导率及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王春艳,王立志,李锐,李忠杰,陆欣媛,李禹尧,王连敏. 2010
[5]苗期低温对早稻品种产量相关性状的影响. 肖宇龙,邱在辉,林洪鑫,胡启锋,王晓玲,雷建国,王智权,熊宏亮,余传元. 2014
[6]温度降水等气候因子变化对中国玉米产量的影响. 王柳,熊伟,温小乐,冯灵芝. 2014
[7]玉米自交系JH089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抗逆性. 赵海菊,艾丽曼·阿布来孜,塔伊尔·买买提江,梁晓玲,王长海,兰海燕. 2020
[8]优化施肥对低温下玉米出苗、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孙磊,王丽华,高中超,佟玉欣,张磊,常本超,王爽. 2020
[9]DCPTA对低温下玉米叶片抗氧化系统及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 李丽杰,顾万荣,李从锋,孟瑶,穆君怡. 2016
[10]硒肥浸种对低温胁迫玉米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王淑英,樊廷录,程万莉,赵刚,李茂松,党翼,王磊,李尚中,高建军. 2022
[11]低温冷害对不同玉米种子萌发及α-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徐婷,王俊强,韩业辉,周超,曲忠诚,高盼,丁昕颖. 2023
[12]2023年我国西北玉米制种主产区苗情差的原因及防范对策. 冯培煜,宋瑞连,王喜良,刘晓冬,王晓光. 2023
[13]玉米低温发芽床基质成分的筛选研究. 王敏,李洋,赵晓波,李岩,王楠,路明. 2021
[14]低温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 宋立泉. 1997
[15]低温对玉米幼苗细胞保护酶活性及胞质质量参数的影响. 张敬贤,李俊明,崔四平,魏建昆,张海明,耿庆汉. 1993
[16]低温和土壤偏干对玉米发芽的影响试验研究. 李建平,任景全,马艳敏,王冬妮,曹铁华,杨会兵,陈长胜. 2024
[17]玉米WRKY转录因子非生物胁迫的表达分析. 决登伟,桑雪莲,舒波,刘丽琴,王一承,石胜友. 2017
[18]玉米泛素结合酶基因ZmUBC-76的功能分析. 决登伟,桑雪莲,舒波,刘丽琴,王一承,石胜友. 2017
[19]低温和盐复合胁迫对玉米种子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李昕,高洪儒,赵北平. 2016
[20]吉林省玉米主推品种种子耐低温能力评价. 苏义臣,苏桂华,郑艳,金明华.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黄芩提取液对驴源大肠杆菌耐药性消除作用研究
作者:吴涛;韩华;刘雪松;李莉;吴宪;陈亮;徐婷婷;兰世捷;张艳;江波涛
关键词:大肠杆菌;驴源;黄芩;耐药性
-
多杀性巴氏杆菌重组酶聚合酶扩增快速诊断方法的建立
作者:张蕾;陈亮;冯万宇;苗艳;兰世捷;吴宪;沈思思;张艳;田秋丰;杨昊天;姚美玲;南景东;江波涛;史同瑞;黄宣凯
关键词:多杀性巴氏杆菌;重组酶聚合酶;侧流免疫层析试纸条;快速检测
-
一株致驴腹泻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
作者:韩华;吴涛;王宁宁;刘雪松;李莉;吴宪;陈亮;徐婷婷;兰世捷;张艳;江波涛
关键词:驴;腹泻;大肠杆菌;毒力基因
-
饲用高粱利用关键技术及效果评价
作者:王佳;钟鹏;姚爽;李旭业;吴宪;金永顺;朱中华;徐婷婷;王宇
关键词:饲用;高粱;种植要点;关键技术;效果评价
-
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膜的抗生素治疗策略
作者:张蕾;陈亮;苗艳;兰世捷;吴宪;冯万宇;沈思思;马志刚;田秋丰;白长胜;金振华;黄宣凯;宋岩;李莉
关键词:生物膜;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抗生素;治疗
-
采用3种方法比较分析稻瘟病菌的致病力
作者:王东元;王继春;孙文献;朱峰;吴宪;祁山颜;欧玉苹
关键词:稻瘟病菌;致病力;生理小种;无毒基因
-
赤羽病研究进展
作者:陈亮;张蕾;兰世捷;苗艳;沈思思;冯万宇;李丹;刘雪松;刘博超;张鹏宇;金振华;姚爽;吴宪
关键词:赤羽病;阿卡斑病毒;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