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弃盐田复垦利用后土壤盐分与有机质含量空间变异特征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刘文全

作者: 刘文全;卢芳;徐兴永;曹建荣;付腾飞;陈广泉;苏乔;吕文哲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废弃盐田;复垦;盐分;有机质;Kriging插值

期刊名称: 生态学报

ISSN: 1000-0933

年卷期: 2018 年 04 期

页码: 1311-131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针对目前莱州湾南岸废弃盐田复垦过程中存在的土壤盐碱、瘠薄等障碍问题,以该区两个典型复垦地块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经典统计学和地质统计学的克立格法,研究不同复垦年限下各层土壤盐分和表层土壤有机质的空间变异性,对二者进行相关性分析,并绘制了各土层盐分和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的空间分布图。结果表明:两个区域各层土壤含盐量较高,均超过1g/kg;受复垦年限、土地平整水平和施肥等人为复垦措施影响,二区土壤含盐量明显低于一区;两个区域土壤有机质含量普遍较低,其中一区为4.37g/kg,二区为3.66g/kg;两个区域各层土壤含盐量和表层土壤有机质变异系数在32.79%—83.83%之间,在水平方向上呈中等变异强度;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各层土壤含盐量与有机质含量均呈极显著负相关;各土层土壤含盐量和有机质含量的块基比均小于25%,表明二者具有强烈的空间相关性;空间自相关距离最小为440m,超过采样间距(最小为160m),表明采样间距设置合理;Kriging插值结果表明两个区域土壤含盐量和有机质含量呈条带状分布;一区土壤含盐量以中部为高值区逐渐向南北部降低,二区土壤含盐量则以东南部最低,逐渐向西北部高值区过渡;一区土壤有机质含量表现为中部低南北部较高,二区则为东南部最高,中北部含量较低。研究结果为后期高含盐量的水盐运移模拟研究提供初步论证,也为盐田复垦区盐渍土的合理分区,改良利用和科学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撑。

分类号: S156.4

  • 相关文献

[1]滨海废弃盐田复垦区土壤盐分和有机质的空间变异特征. 刘文全,卢芳,徐兴永,付云霞,付腾飞,陈广泉. 2019

[2]农业措施对复垦土壤有机质和生产力的影响. 张变华,靳东升. 2014

[3]利用方式对盐渍化土壤中有机质和盐分的影响. 张冈,周志宇,张彩萍. 2007

[4]四翅滨藜对干旱区内陆盐渍土的改良效应研究. 李志强,朱新萍,高文伟,雷钧杰,贾宏涛,吴玉,蒋平安. 2010

[5]有机质与土壤盐分的相关作用及其原理. 谢承陶,李志杰,章友生,林治安. 1993

[6]滨海废弃盐田复垦区土壤空间变异及其分区管理研究. 刘文全,卢芳,徐兴永,曹建荣,于洪军. 2022

[7]基于地统计学和GIS的辽河上游区域土壤养分空间分异研究. 汤洁,林晓晟,侯克怡,李忠和. 2014

[8]基于地统计的土壤养分采样布局优化. 陈天恩,陈立平,王彦集,郜允兵,任仲山. 2009

[9]东阿县县域耕地土壤养分空间分布状况. 李放,魏建林,徐洪明,宋东涛,崔荣宗. 2016

[10]应用Kriging插值方法插补干涉雷达DEM奇异值斑块. 张超,赵春江,李存军,刘良云,李海霞. 2005

[11]基于Kriging插值的黄河流域降水时空分布格局. 邵晓梅,严昌荣,魏红兵. 2006

[12]应用Arcview制作土壤养分图技术. 李瑞,白由路. 2006

[13]物元可拓模型在雁江区土壤养分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冯文兰,泰鱼生,张正健,余春雪. 2011

[14]高扰动地区水土流失观测方法及条件要求. 焦凤红,李柏. 2006

[15]黄土高原退耕地复垦对土壤理化性状及空间变异特征的影响. 肖波,王庆海,李翠,曹志德. 2011

[16]基于WebGIS的山西省矿区复垦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 郭彩霞,张强,张建杰,郜春花,靳东升. 2010

[17]不同复垦方式对铝矿废弃地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研究. 张瑞娟,李华,王爱英,张强,郜春花. 2013

[18]矿区复垦土地土壤肥力研究——以孝义矿区为例. 薛燕琴,冯婉君. 2013

[19]山西省工矿区土地复垦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畅功民,李建华,张强. 2011

[20]平朔矿林地沙棘木蠹蛾和红缘天牛为害调查. 王文英,贺振伟,赵峰,郭春燕,岳建英,李晋川,曹天文.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