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光壳稻与籼粳测验种间三交F_1育性表达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曾亚文
作者: 曾亚文;徐福荣;陈勇;梁斌;叶昌荣;申时全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光壳稻;育性表达;籼粳交;广亲和
期刊名称: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ISSN: 53-1044/S
年卷期: 2000 年 15 卷 02 期
页码: 122-125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对南京 11,光壳稻和巴利拉或秋光配制的单交、测交 2 8个组合F1,F2 及其亲本在云南籼粳交错区的宜良县进行育性鉴定分析表明 :(1)云南光壳稻与籼粳杂种F1易受低温影响 ,其广亲和基因难以表达。南京 11与矮嘎、明子谷、木帮谷、毫秕、镰刀谷、末烈谷等光壳稻杂种F1和F2 代的育性表达基因不同 ,F1的育性表达基因易受环境影响 ;但F2 育性表达符合广亲和基因的遗传模式 ;并受主基因控制。 (2 )南京 11,光壳稻与巴利拉测交组合F1单株多数为不育株 ,不育株与可育半不育株比例符合X2 检验 1∶1理论值的分界以 5 %和 10 %居多。 (3)云南光壳稻与籼粳杂种育性基因的表达与环境因子密切相关 ,秋光的S - 8育性恢复基因与该基因属于等位基因
分类号: S511.21
- 相关文献
[1]贵州高原粳广亲和材料研究进展. 沈福成,陈文强,潘建慧. 1990
[2]利用花药培养快速选育广亲和水稻材料. 査中萍,杜雪树,万丙良,殷得所,李进波,夏明元,戚华雄. 2017
[3]云南稻核心种质光壳稻耐低磷特性研究. 杜娟,曾亚文,普晓英,申时全,杨树明,刘昆,凌青. 2006
[4]矮杆籼稻与光壳稻杂交若干性状与亲本的相关性和配合力分析. 刘建昌,蒋志谦,严宗卜. 1996
[5]几个美国光壳稻的亲和性分析. 严宗卜. 1998
[6]籼粳交错区光壳稻品种亲和性鉴定与低温不育性研究. 曾亚文,徐福荣,陈勇,文国松,梁斌,叶昌荣,戴陆园,申时全,邓家有,林兴华,张端品,谢岳峰. 2000
[7]籼型光敏核不育系间杂交后代的育性表达及选育效果. 邓锡洪,谢戎. 1995
[8]不同种植方式对光温敏雄性不育小麦育性表达的影响. 秦志列,孙辉,张风廷,赵昌平,王志敏. 2007
[9]光敏核不育水稻的光温反应与亲缘背景分析. 邵继荣,罗光才,张经纬,谢戎. 1993
[10]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培矮64S低温下育性表达规律研究. 袁隆平. 2000
[11]籼型两用核不育系水稻培矮64S的育性表达──幼穗发育过程中的NAD~+-MDH和AP同工酶的变化. 李平,刘鸿先,王以柔,曾韶西,李美如,张旭,林道宣,陈钊明,刘彦卓,孔清霓. 1997
[12]水稻高世代光温敏不育系低温下育性选择效果研究. 杨益善,袁隆平. 2003
[13]在人工控制光温条件下早籼光敏核不育系的育性反应. 孙宗修,程式华,斯华敏,杨仁崔,梁康迳,王乃元. 1991
[14]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培矮64S低温下育性表达规律研究. 袁隆平. 2000
[15]水稻广亲和品种的DNA指纹分析. 钱惠荣,沈波,郑康乐. 1993
[16]二十一世纪水稻育种新战略Ⅱ.利用远缘杂交和多倍体双重优势进行超级稻育种. 蔡得田,袁隆平,卢兴桂. 2001
[17]水稻广亲和品系HDH73的创制和鉴定. 夏明元,李进波,戚华雄. 2020
[18]水稻广亲和优质恢复系R227的选育初报. 周国列. 2014
[19]利用CEL Ⅰ酶鉴定水稻广亲和基因S5位点的籼粳属性. 倪深,肖文斐,陈红旗,王跃星,朱旭东. 2012
[20]水稻亚种间亲和性研究进展. 夏胜平,陈立云.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引诱剂与杀虫剂联合使用对茄子黄胸蓟马的防治效果
作者:田厚军;赵建伟;林硕;陈艺欣;余芸;陈勇
关键词:黄胸蓟马;诱集剂;蓝板;杀虫剂;田间防效
-
新疆中药材生产现状及高质量发展实现路径
作者:陈勇;蔺彩霞
关键词:中药材;生产现状;高质量发展;实现路径
-
珠三角赤红壤常年菜地土壤肥力质量评价
作者:宁建凤;李彤;曾瑞锟;姚建武;陈勇;梁紫薇
关键词:赤红壤;土壤肥力;常年菜地;阳离子交换量;耕地质量
-
不同大麦品种籽粒营养成分分析
作者:罗平;杨晓梦;普晓英;李霞;杨丽娥;杨砚斌;杨加珍;曾亚文
关键词:大麦籽粒;皮裸;籽粒颜色;棱形;营养成分
-
茶天然产物缓解痤疮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吴致远;王凯博;陈思霖;赵碧;申时全
关键词:茶;天然产物;缓解;痤疮
-
异烟酸甲酯/α-环糊精微胶囊制备及其对蓟马的引诱效果分析
作者:陈艺欣;林硕;田厚军;林凌鸿;李恒;陈勇;魏辉
关键词:α-环糊精;异烟酸甲酯;微胶囊;释放动力学;蓟马;引诱效果
-
营养型阻控剂影响菜园土中水稻生长及其Cd吸收
作者:唐明灯;王艳红;李林峰;尹贻龙;徐梓盛;陈勇;艾绍英
关键词:调理剂;Cd;水稻;土壤;重金属钝化